闲聊信息的成色与鉴别
2023/4/3 来源:不详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488032.html
这次将要讨论的话题比较轻松,大概就是我个人对当代“信息”以及“媒体”的一些观点。
因为属于“闲聊”,所以本文没有“信息茧房”,“花车乐队效应”,“沉默的螺旋”这些偏学术的东西,也不聊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咱们就把信息当成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从这样的角度来聊信息和媒体。
一、通俗且简便地理解“信息量”
我们在阅读报纸、杂志以及在互联网上观看各种资讯视频的时候,经常会用“信息量很大”或者“信息量很小”来进行评价,现在看到信息量大的内容可能还会用“干货”二字形容,信息量小的内容则被认为是“正确的废话”或者“全篇避重就轻”。
目前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内容信息量的大小主要和以下两个维度有关:
事物发生的概率;
事物被大众所熟知的程度
发生概率越高,信息量越小;越被大众熟知,信息量也越小。
举例来说,“中国男足不会在年卡塔尔世界杯上夺冠”是%发生的事情,所以这句话不含有太大的信息量;但如果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足球媒体人公开表示“在年卡塔尔世界杯,比利时将一场不胜,一球不进,小组赛阶段就被淘汰”,那这句话的信息量相对来讲就很大了,因为此事发生的概率比起前者来说要低得多。
另一方面,“医院就诊”和“在便利店可以买到饮料”都属于大众所熟知的内容,所以这两句话所包含的信息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很小;而“莫扎特的奏鸣曲K中使用了倚音”相对来说知道的人较少,所以大部分人会把这句话划分在“信息量大”的那一类。
说到这里,我们又可以得出3个结论:
信息量大的内容,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篇幅来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否则受众将会难以信服或无法理解;
信息量小并不等于“没用”,信息量大也不等于“一定有用”;
随着知识、阅历和相关经验的增长,人对“信息量大小”的判断是处在动态变化当中的。
先来看第一个结论,由于信息量比较大的内容发生概率低,或者是不被大众所熟悉,可以认为是“超出一般常识范围”的事情,受众在接触到之后要么会产生否认的情绪,比如“比利时怎么可能一场不胜,一球不进直接被淘汰?这绝不可能!”或者是对信息中的概念完全不理解,比如“莫扎特的奏鸣曲K是哪首?我听过了吗?倚音又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才需要花费大量的篇幅来进行解释、分析、说明。例如极度唱衰比利时的媒体人需要从球员、教练、同组对手、后勤,甚至卡塔尔的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做分析,最后告诉受众“为什么我会得出那样的结论”;另一则信息则最好将K用到倚音的段落截取下来作为示例(受众在亲耳听到之后也能确认自己之前听没听过),然后讲解“倚音”的概念,并说明“倚音”在曲子里的作用。假如仅仅是用生僻的概念、缩写和术语来堆砌内容,可能确实能涵盖较大的信息量,但却会让受众难以理解,在我眼里受众不能理解/受众误解=信息传递失败,这样的内容价值也很低。但是很显然,当今互联网上有一部分人就“喜欢”这种类型的内容,而且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往线下发展,我记得之前有人写过这方面的文章,讲的是“互联网公司不说人话”。
再来看第二个结论,这个比较简单。“信息量小”的很多事物都属于“常识”级别,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业余活动都不可缺少的,比如“红灯停绿灯行”,“上课老师讲的重点需要做笔记”,“安装游戏需要预留足够的硬盘空间”等等。再看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特定行业的从业者,或者是想要投身其中,知不知道K用了倚音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最后是第三个结论,应该说从微观上讲,同样的内容对具体的每一个受众,信息量的大小是不同的。这次用具体的游戏来举例,比如《英雄联盟》里的角色“灵罗娃娃”,大部分玩家都知道她的神话装备基本选择“峡谷制造者”,但是对于刚接触这款游戏没多久的新手来说,这有可能属于一个知识盲区,所以当新手准备去使用“灵罗娃娃”的时候会去查看“推荐出装、符文、召唤师技能、基础连招”等内容,这类内容对此时的他来说自然属于“信息量大”的类别,但对于老玩家,尤其是“灵罗娃娃”的老手来说信息量就很小了。(新手获得了这部分知识量之后,雷同的内容对他来说信息量也相应减小)
但如果要从更宏观一点的角度来看待内容的信息量,我觉得可以补充以下的2个角度:
事物可能发生结果的数量。比如没有变质的葡萄,味道要么是酸的要么是甜的,可能的结果有2个;而你玩《英雄联盟》匹配到的4个队友,在不查过往战绩的前提下,他们可能会选择的英雄数量太多,基本是无法预测的。从宏观上来看,事物可能发生的结果数量越少,那么信息量也就越小。
事物可能发生各结果的概率。有时候表面上看事物可以有很多走向,但如果分析各个走向的概率你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比如现在的《魔兽世界》里,表面上看每个职业专精都有不少橙装可以选取,但其实特定场景玩家使用的橙装基本是固定的(结果发生的概率趋近于%)。从宏观上来看,结果发生概率越趋近于%,信息量就越小。
综合这两点可以理解为——从宏观上看,事物的结果越容易预测,那么相应内容的信息量也就越小。
二、信息的“成色”
通俗地说,我认为信息和贵金属一样,也可以用“成色”来对其进行评判,成色非常差的信息可以被判定为“垃圾信息”,浪费受众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对受众产生干扰和误导。(当然,有的信息本身目的就是为了欺骗受众,这点不可否认)
个人的观点是,信息的成色主要可以从3个方面来进行观察。
第一,信息的完整性。如果一篇内容以偏概全或是断章取义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信息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信息的成色遭到了削减。
比如有一个记者去火星旅游,在街道上看到一个火星人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并且还用摄像机将该行为记录了下来,回到地球后发了一则内容——“火星居民人均素质低下,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但完整的事情真相是,事情发生之后很快就有其他路过的火星人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还有火星人对乱扔垃圾者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是很可惜,地球记者没有把完整的事件呈现给受众。
再比如,有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能让书本变得像大饼一样,吃下去直接获取里面的知识就好了。”但到了媒体那边却变成了——“公众人物XXX公开教唆民众食用书籍”。
在很多信息完整度被破坏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破坏的一方基本没有杜撰、编纂额外的虚假内容出来,只是采用了删减、拼接等手段。此类信息的危害在于,一来民众如果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确认,那么大多数关键词基本确实能够查到;二来内容当中也确实会包括很多照片、音频、视频之类的素材。所以可能会对比较多的受众产生误导。
由于是闲聊类的文章,我再说一个观点,就是缺乏参考系和数据完整度的信息,也属于破坏信息完整度的类型。如果有人说“李四跑得太快了!百米成绩到了9秒8!”和普通地球人相比李四这个成绩确实算跑得比较快,但李四实际上是塔马兰星人,评判他跑得快不快应该用别的塔马兰星人作为参考系,而9秒8在那个星球基本属于“龟速”了。
再看“数据的完整度被破坏”的例子,比如有两名球员A和B,A的全年进球数比B多20个,有人仅仅把这项数据拿出来作为A比B强的依据,然而B球员全年的关键助攻次数比A多了40次,并且A的进球里有很多都是在对抗联赛倒数球队里进的,所以实际上单看全年进球数并不能直接下结论说A强于B,而是需要综合更完整的数据来做判断.不只是体育,很多行业都应该如此。
但有时候为了说服客户/领导/投资人等等,我们不得不“扬长避短”,专门选取对我们有利的数据,隐藏对我们不利的数据,或者是去给不利数据找一些客观原因。
第二,信息的时效性。使用陈旧的,明显欠缺参考性的信息来推演事物未来趋势,或者是用过时、陈旧的信息来炒作节奏都可以被归为这一范围。
比如一篇文章预测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冠军得主是巴西队,然而文章里写的原因是“巴西队拿过5次世界杯,他们在历史上是一支强队”,并没有对出战卡塔尔世界杯的巴西球员和教练进行太多分析。类似的错误在很多科技类的媒体(甚至很多是大媒体)的文章里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一家国内“独角兽”级别的互联网企业面临困境时,没有收到公关费的媒体可能会开始对企业的高层(尤其是创始人)进行“清算”(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做“时空警察”),诸如“早在10年前隐患就已埋下”,“8年前的决策导致了现在的窘境”等等。
但其中大部分“秋后清算”的内容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10年前和8年前在社会、技术、金融环境、市场等方面都和现在有明显差异,用现在的标准来判断多年以前企业的决策显然有失偏颇,如果要讨论企业多年以前的决策,那自然应该把决策放在当时的背景下讨论。不过说了这么多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控制变量”这块一直是很多自媒体甚至大型商业媒体严重缺乏的。
上面所提到的这种“信息时效性问题”(忽略当时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单方面用现在的标准去看待历史问题)属于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类,还有一类就是单纯发布过时信息,比如在《英雄联盟》里“祖安花火”这名角色调整过之后,还发文推荐调整之前的那套出装,这种类型的信息很容易被受众识别到,所以危害性相对较小。
第三,信息的客观还原性。如今有3类常见的破坏信息客观还原性的行为:
直接对信息进行修改。比如FC的《炸弹人》游戏里玩家控制的角色如果躲避不及的话,会被自己设置的炸弹炸死,但互联网上有人说“那一版《炸弹人》里没有误伤机制,炸弹永远不会炸到你自己”。这种就属于对真实信息进行了修改和扭曲。
信息的捏造。为了自身某种利益,而去捏造原本不存在的信息,比如有一些自媒体经常会以《网友:XXXX》这样的格式作为标题,但在内容里却完全没有任何截图或者链接证明有网友发表过标题里的那种言论。现在有一种说法将这种行为称为“虚空打靶”。
张冠李戴。假设有一款游戏在它的二代里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恶性bug,但有人非要说这个bug存在于游戏的三代,完全无视客观事实,那我们就可以将该行为归为这一类。理论上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应该很低,因为民众基本靠搜索引擎就可以对信息进行核实,但实际上有一些比较大的媒体在传播正式新闻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会采用这种手段,比较知名的例子就是有媒体在介绍中国某知名娱乐性网站的时候,所写的创始人是陈某,但众所周知该网站的真正创始人是徐某。
如果仅仅是对信息的客观还原性动手脚的话,错误的信息基本上会被很快辟谣,所以我认为单独来看并不会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
但是很遗憾,信息成色的三部分当中可能会有多个同时遭到破坏,上面提到的各种手段被交叉使用。在这里就举个例子进行说明:
棉花糖实验是密歇根州立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年到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样奖励。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但同时这群小孩在成年之后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也更高,会更频繁地去进行心理咨询。
上面这段话其实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的WalterMischel博士进行的,而不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张冠李戴了。
“但同时这群小孩在成年之后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也更高,会更频繁地去进行心理咨询。”这句话是我人为加上去的,后续的研究里根本没有发现这个部分。
这点是问题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对受众产生影响最严重的一部分——有非常关键的信息被删减,信息完整性被严重破坏。事实上“棉花糖实验”包括了一个前置实验,也就是一部分研究员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会去亲近被试儿童和他们搞好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而另一部分研究员并没有做这项工作。后来实验里还得出一个结论——被试如果信任研究员的话,那么选择延迟满足(也就是强自制力)行为的可能性会极大程度提高。前置实验的这一整个部分,包括前置实验的具体内容、它的影响和相关结论完全被删去了。如果这部分的内容得到%还原,那么会有受众在阅读之后得出结论——人选择延迟满足行为的几率可能与他对供应者的信任程度有某种正关系。
还有一种情况单独拿出来聊一下,我自己不是很确定应该把它划分到哪一个类别。简单来说就是媒体方在生产分析性质的内容时,刻意回避对现象本质进行挖掘,仅仅是进行片面的分析。例如无论是《年二次元游戏不好做了》《年SLG赛道不好做了》还是《年的冷冷清清》,本质上都应该去分析“因地缘冲突、传染病、通货膨胀、供应链等问题而出现的弹性消费缩水”,但目前就我自己看过的媒体来说,暂时还没有一家做出这样有深度的分析。
并且在数字时代,似乎越来越多的媒体和自媒体更加趋向于选择“谈现象而不谈本质”的内容生产方式,更麻烦的是,越来越多谈表面现象的内容开始使用“深度”这样的字眼作为标题,假装自己正在谈论各种现象的本质。
三、对信息成色的削减
钱币可以有它的“名义成色”和“实际成色”——例如表面上标明含金量有1盎司的金币,可能真实的含金量只有0.7盎司。有人可能会说“别的铸币厂如果能铸造实际成色更接近名义成色的金币,那这种劣质金币不就被市场淘汰了么?”或者是“当金币的使用者发现实际成色与名义成色不符的时候,完全可以去铸币厂进行抗议,或者是自发进行抵制嘛。”
但以上的提议在某些情况下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那种“缺斤少两”的劣质金币是某国的法定货币,有国家在后面为其进行背书。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币成色的削减会愈发厉害,实际成色与名义成色的差距大概率会越来越大。
信息的成色恐怕也会如此。当媒体(或者自媒体)得到了一定的背书之后,大概率也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信息的成色进行削减,信息的名义成色逐步跟实际成色便拉开差距。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所谓“软文”,有的媒体在起步阶段不可否认确实用心做了很多原创内容,分享自己的知识与观点,后续读者多了之后有的内容就开始打着“知识分享”的名义帮产品做宣传,几年前我以为这样的形式受众们接受程度还比较高,结果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有“精选评论”这个功能的保护,真到了能公开评论的平台多数人还是持反感的态度。
钱币的成色被削减,原因在于其中直接的经济利益,那么媒体削减信息的成色理由是什么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的3点:
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如果要兼顾信息的时效性和完整性,那么媒体可能需要雇佣一定数量的驻地记者,联络一批自己的新闻线人,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另一方面要把事件挖掘地完整,同时再结合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更是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打磨,但现在的市场要求媒体做到高频率更新。
经济收益。这个比较容易理解,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软文”之外,还有就是为了获取流量选择在标题上展现过高的信息名义成色,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标题党”。
表示政治正确。有的媒体可能会为了所谓“政治正确”的目的而去降低信息成色,例如当“火星人应该受到尊重”在地球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之后,地球上有的媒体可能会报道“一名火星人在某市遭到了警察野蛮粗暴的对待,并因此受了重伤”,但完整的事件其实是“一名火星人在纵火、抢银行之后由于拒捕而被警方暴力逮捕”。
补充一下比较常见的背书方法,大概有以下的3种:
权威机构背书,学校和企业现在比较常见,比如“鹅厂老员工”或者是“XX名牌大学”;
官方背书,这个大家都懂,就不细说了;
受众数量背书,所谓“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在一些受众眼里“粉丝多的媒体=内容靠谱”。
麻烦的点在于,有背书意味着被大众无条件信任的可能性会变高,但是一方面利用这种信任为自己牟利同时侵害大众利益的诱惑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由于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自然会有媒体或个人凭借背书换取大众信任,破坏大众利益,满足一己私欲,但却又不触碰法律红线。
举个比较无害的例子吧。美国有个电视节目叫《飞黄腾达》,大概内容是一个有名的商人(大BOSS)在全美挑选十多名候选者,然后把候选者分为两个团队,每一期节目抛出一个课题,有时候是销售产品,有时候是兜售广告创意,两个团队通过课题进行竞争,在竞争中失利的那个团队要被大BOSS叫到办公室谈话,谈话结束后实力团队将会有一名成员遭到淘汰。
一般比较正常的想法是——受众应该把一整集节目从头看到结束,因为如果跳过课题的执行部分,你首先不知道两队候选者具体采用了哪些行动,哪些候选者表现出了亮点,哪些候选者出了什么样的纰漏,然后你在看过课题执行的这部分内容后自己头脑里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哪一组的整体表现更好,表现比较差的那组里每个人该如何评价,谁被淘汰的概率比较高。最后再从大BOSS和候选者的对话当中汲取自己没想到的那些点。
但互联网上也有另一种声音——观看课题的执行部分意义不大,因为这个节目重点就在于对“领导力”三个字的学习,所以直接看最后的办公室谈话部分即可,执行部分应该直接跳过。
我自己认为前一种想法更加科学,因为如果跳过课题的执行部分,那么很显然受众会损失自己进行思考和推导的那个步骤,比如第一个“卖柠檬水”的案例,有观众会在观看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可以考虑去做B端的生意嘛;这个人的行为对团队关系的破坏比较大;那个人的建议提升了团队的执行效率,等等。如果直接看最后的办公室谈话受众便不会产生这些想法,同时还失去了将自己之前推导出来的结论和大BOSS想法进行比对的机会。
当各位看到这里的时候,或许会认为上面这段话是比较占理的。但假如我告诉你,“跳过执行部分,直接看办公室谈话”的建议是北大新闻学院毕业生,某国内排名前5的大科技媒体主笔给出来的呢?你可能会开始倾向“跳过执行部分,直接看谈话”的结论,或者找一些理由来进行自我说服,比如“对于那些只想学习‘领导力’的受众来说,或许直接跳到最后的部分观看确实是性价比高的选择”,出现“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但本身“直接跳到谈话部分”的理论就是不合理的,它不仅剥夺了受众们很多的思考机会,还完全不符合人的逻辑思考习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读书的时候都被老师要求在填空题和选择题旁边写上一定的解题过程,因为光知道一个答案是完全没用的。
所以在接收信息、转发信息的时候各位也要想清楚,你在意的到底是信息本身,还是信息输出者的背书能让你进行自我代入,从而得到优越感。(喜欢的究竟是《LoseYourself》这首歌?Eminem这名歌手?还是Eminem背后的一系列荣誉和头衔?)
有人可能还会说“别人吃饭的家伙一定是靠谱的。”但现实就是我们依然需要奋力地判断、鉴别信息,因为即便是有良好背书的媒体或个人也可能:
为了自身利益在散播具有误导性的信息;
对非自己专精的领域发表看法(比如互联网大厂的技术大佬聊蝎子养殖);
借助背书的优势兜售众人皆知的信息。(结合上文,很多信息量很小的内容都能可以由背书进行包装,受众还会自我催眠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
总之,当代不仅削减信息成色非常的普遍,甚至不知不觉当中这样的事情还受到一些人的追捧,比如“拆书”和“速通一门知识”。通过“拆书”进行学习,受众可能会知道《游戏设计要则探秘》里关于“角色形象设计”的几个要点,但没办法看到作者在设计《蜘蛛女皇》里各个角色时一步步的改良过程,也没法参与思考书中每个章节作者留下的那些问题;受众可能会知道莫斯科维奇《群氓的狂欢》里关于社交、群体的一部分结论,但无法看到产生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以及相对于勒庞《乌合之众》里的结论有哪些不同和拓展。
四、信息的判断与鉴别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我们普通人一方面缺乏所谓的“内部消息”,另一方面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内参”级别的资料,基本上只靠能查到的公共信息(以及来自同阶层人士的消息传递)来作为我们决策的参考。
我认为目前可以从下面的4个方面来对信息进行判断与鉴别,每次在看过一条内容之后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再考量一下。
第一,信息的呈现形式。信息的呈现形式可以有文字、图片、视频、录音等等。一般来说在描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相信视频和图片(照片),纯文字的可信度相对来说比较低。比如李四在朋友圈发了“我家院子里有一只啄木鸟从树上掉下来了”这样一段文字;老赵发的是一张啄木鸟在地上的照片,并配文“我家院子里有一只啄木鸟从树上掉下来了”;王麻子发的是啄木鸟坠地的一小段视频,视频介绍就是“我家院子里有一只啄木鸟从树上掉下来了”,一般人都会觉得王麻子的信息可信度比较高。放在游戏里也一样,比如在《魔兽世界》的论坛上,网友A针对法师的某个套路写了一篇长文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了各种数学计算,还做了图表;网友B则是录制了一段视频介绍了另一个套路,并用这个套路在副本里进行了实战,全程的数据也非常理想(这个部分自然也录了视频)。那么虽然网友A可能也会受到很多人的赞扬,但大部分人却还是愿意使用网友B推荐的套路。
第二,受众的期待与信息内容的吻合程度。现在很多媒体和自媒体非常高明,会让一些读者在丝毫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来个“文不对题”,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内容引导受众情绪的套路。比如一家游戏公司传出员工严重超负荷工作,已经有几人过劳死的情况,后续游戏公司发稿道歉,不过内容大概是“非常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