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创造力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姿势

2024/9/15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2.html

作者:老顾

如今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当没有更多先进技术经验可以模仿学习,或者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对方不再让我们模仿学习的时候,创新成了我们整个社会不得不做的事情。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不利于创新,从近几百年科技创新基本上都是西方产生的,就可以证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学习是以仕途为目的的,研究的是为官、为政之道,对于自然、生产(即便关系到民生的农业生产)不太关系,甚至鄙视。论语中“樊迟问稼”一节就是典型例子,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历史上学童读书,基本上都是以死记硬背开始的,从启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后面的四书五经,首先要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再慢慢理解里面的意思。而且因为科举考试的要求,对于经典是不能质疑的,在学术层面基本上也是对先人的书籍进行有限的发挥。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小孩子的天性被压抑,读书成了一种鞭笞下的强迫行为(想想私塾老师的戒尺,和孩子被打的红肿的手掌)。我小时候偶尔听爷爷说起自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经历,因为背不好书,经常被老师用戒尺打手掌心,有时手肿得连筷子都握不住。即便离休了,想起当初读书的情景,仍然心怵不已。我爷爷一生循规蹈矩,在过去农业社会和前工业化时代,这是很好的工作人员。但在如今的时代,或者今后的时代,这样的人的价值还有多大呢?

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更听话,而且生产效率更高,人的优势在哪里呢?

如戴维.珀金斯教授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所提倡的,教育应该考虑时代背景,应该着眼未来,人生有限,不要让所学在未来无用,甚至有害(思维固化)。在如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必然选择,除了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更要应对未来AI的竞争。

创新能力是人的独特能力,是人类发展到今天,拥有如此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然而这个独特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的,也不是“教”出来的。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老师到美国进修,在跟美国老师交流的时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教学生创造力的?”,美国的老师听了非常惊讶,反问:“创造力可以教吗?”,中国老师也很惊讶:“不教,创造力从哪里来的呢?”。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文化的碰撞,我们的文化中先天缺少对创新的认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如今我们对创造力的认知已经有了不少提升,不管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对孩子的教育都越来越适应时代。

就像上面故事里提到的,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了孩子空间,孩子在自己的内心驱动下自己产生的。

创造力第一驱动力: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在孩童时代,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这种原动力驱动孩子去探索、去学习,积累知识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弗朗西斯.达尔文小时候就是个好奇心爆棚的孩子。达尔文在八岁的时候,对各种生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常常学习辨别植物的名字,收集各种贝壳、矿石、小动物,他非常喜欢观察鸟类的生息繁衍,经常爬到树上,观察鸟巢里的鸟蛋。当时,他就向父亲发出疑问,为什么鸟会生蛋,而人却不会生蛋?父亲并没有指责他的幼稚,而是循循善诱,教他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达尔文对科学的好奇心是一如既往地,并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消退。借着后来环球科学考察的机会,一路研究各种生物,最终有了《物种起源》的诞生。

达尔文的成功,给今天的科研工作者这样的启示:好奇心是科学道路上的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有了好奇心,才会热爱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好奇心,对科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有研究的兴趣。

创造力第二驱动力:自由的思想

天马行空的思想在中国是不太受欢迎的,但是,它却是创造力的温床,禁锢的思想是无法产生创造力的。

Paypal、SpaceX、特斯拉电动车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是个天马行空的创新者的代表。这个传奇人物开创电子支付先河,作为一个企业把火箭发上天而且低成本可回收,投资并造出第一部实用的电动汽车,提出移民火星计划并着手实施,提出真空管道交通工具的设想并实践……。他的天马行空的思想为整个人类扩展了生存空间、改变了生活方式。

自由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呢?借鉴马斯克的成长经验,有这么几个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放飞思想。

广泛的阅读。马斯克的妈妈梅伊从小热爱科学和阅读,成为母亲之后,陪孩子读书、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自然也是她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小时候的马斯克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常常一读就是几个小时,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自由翱翔。从科幻小说、哲学、宗教、编程、各类传记到物理,工程,产品设计,商业,技术和能源等领域无所不读。对孩子的选择无条件支持。梅伊在做妈妈这件事上还有特别酷的一点:她完全支持孩子的决定,从不以自己的意愿和期望来要求孩子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以实际行动给予了孩子最大的支持。长大后埃隆·马斯克在斯坦福攻读博士,但开学没两天就任性辍学了,一个人跑到硅谷开了家公司,帮客户做电子黄页。大多数父母若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估计都要崩溃了,但这位睿智的母亲却敏锐地察觉出这个创意很有商机,不但没有骂儿子,还鼓励大儿子辞掉工作来帮助埃隆打理生意。有梦想,有意义。马斯克是个疯狂的梦想家,在马斯克的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探索精神占据了他想象的全部。拯救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成了他的梦想和人生意义,有人认为他是打着技术革新的幌子、戴着拯救人类的伪善面具到处招摇撞骗、唯利是图的商人。但大多数人相信,马斯克的公司正在试图通过研究最前沿的科技,用最实惠的成本进行技术革新,从事的是拯救全人类的伟大事业。马斯克的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是真真切切可见的。自由的思想成就了他跨领域的创新能力,即使我们普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不到他的妈妈那样,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些,给孩子的思想更大一点自由的空间?

创造力第三驱动力:坚持不懈

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开创性的事情。坚持不懈成为事情能做成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有想法而无法达成,那这个人做多只能成为空想家,甚至伟大的梦想也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说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是人人皆知的,他为发明电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合适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次耐热材料和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小时。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作方法,终于发明出可以点燃个小时的竹丝灯泡,这前前后后花了整整30年。

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不断灌输、强化这个意识。让他知道努力是必须的,达成目标是必须的,半途而废是不能接受的。当然,这个过程要讲究方法,不能过度压制导致孩子失去兴趣,应该用兴趣做引导,家长也要身体力行,不给孩子做坏榜样。

创造力是自驱动的,当孩子具备了创造力的基本素养之后,一切就会自然发生,家长要做的只是提供适当帮助。

创造力不是知识,不是可以“教“的,创造力的培养是培养”做人“的过程,让孩子成为独特的那个人。

如果看到别人家孩子的教育而产生焦虑,那么是焦虑孩子不随大流?还是焦虑自己没有随大流呢?

--知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