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为何突然火了休闲经济崛起

2024/10/14 来源:不详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dongtai/zhongkexinwen/102007.html

冬日午后,摆上一张方桌、一口炭炉,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边喝茶,边聊天,其间烤上一些橘子、红薯、花生、柿子、板栗等小食,茶香四溢,烟火气弥漫,颇有一番“红泥围炉,煮雪烹茶”的中式意境。

去年秋冬以来,“围炉煮茶”这种新的茶饮风潮以席卷之势迅速走红,成为多数茶馆、民宿、餐吧、景区的新招牌,话题热度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持续高涨。

据媒体统计,截至目前,抖音上“围炉煮茶”相关话题播放量已达27.5亿次,小红书上相关话题浏览数量将近万人次,相关分享笔记近20万条。生火、煮茶、烤橘子、嗑瓜子……将茶饮文化演绎出新形式的“围炉煮茶”,一跃成为当下年轻人周末休闲的“新欢”。

炭火上煮出氛围感

这股盛行于网络的“围炉煮茶”风,最早从浙江金华古城里一家名为“开盛号”的茶店刮出。在白墙黛瓦的露天小院里,圆形石桌上的茶壶冒着热气,10多个茶客沿圆桌围坐。充满中式气息的茶摊布局和古朴茶具,加上院子里的纷飞落叶,将秋、冬闲适的氛围感迅速拉满。

金华古城的浪漫跟随渐起的秋风,从小红书上吹到全国各地,迅速成为年轻人慢生活的新趋势。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人们分享“围炉煮茶”的图文和视频。他们有的还穿着汉服或是新中式服饰,围着一口炭炉而坐,烤网上摆放着如红薯之类的吃食,案桌摆满水果、坚果等小吃。从布置到煮茶,再到精致的器皿、清幽的环境,处处散发着诗情画意的浓郁气息。

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泡茶、喝茶,“围炉煮茶”的乐趣在于冒着“咕噜咕噜”声的“煮”带来的疗愈感。将轻轻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炉子上的陶壶中煮沸,坐在装满木炭的火炉旁,看着袅袅的烟火,在沸水翻腾的声音中,或聊天、喝茶,或享用水果、坚果和甜点等小吃,或只是静静地感受着食物在炉边一点点被烤熟……

这个等待和品尝的过程,对于渴望从当下充斥“焦虑”“内卷”的生活中抽出片刻时光,让大脑、身心得以放空的年轻人而言,恰好带来了一种慰藉心灵的宁静。因而,“围炉煮茶”的背后是年轻人摆脱“奔忙”生活的仪式感,也是对慢生活的向往。

大众点评平台数据显示,自年11月以来,以“围炉煮茶”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相比年同期增长%,搜索热度同比去年增长11.7倍。“围炉煮茶”在成为消费新风潮的同时,也渐成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三五好友围成一圈,闲话家常,分享生活,在相聚一起烤火的时光里,体会“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安逸。这正好满足了人们坐下来面对面社交的需要。

小红书上有篇笔记这样描述这项活动:“仿佛身处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慢慢煮上一壶好茶,和朋友们一起吹着秋风,喝着热茶聊天,真的很惬意。”

可以看出,“围炉煮茶”不仅是在售卖产品,更多的还是其背后蕴含的情绪价值。一方面,通过装饰、布局营造出中式生活的氛围感,迎合和满足了仪式感消费,以及消费者拍照打卡的需求;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为人们搭建了一处分享生活、放松身心的心灵休憩地,也寄托了消费者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茶文化变身“潮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早的“围炉煮茶”被称为茶宴,兴起于南北朝,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古人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枣、薄荷、橘子皮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一句“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诗句,说尽了冬日围炉夜话的闲情雅致。

从某种程度来说,如今形成风潮的“围炉煮茶”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区别于程序讲究、步骤复杂的古代煮茶,它简化了煮茶程序,操作简单,更像是在云南的火塘烤茶或甘肃的罐罐茶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云南的火塘烤茶是将装了茶叶的土陶罐放在火坑里烘烤,等到茶叶飘出焦香味,再将开水注入茶罐冲泡。甘肃的罐罐茶则是在炉子上烧上一罐水,炉边烤上红枣,等水开了之后将茶叶和枣加入陶罐,再加点枸杞、桂圆、冰糖等,炉边还可烤上馍馍、红薯等。

无论是从哪种方式转变而来,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都给“围炉煮茶”储备了丰富的基因和底蕴。

近几年,国风潮流催生出一系列新中式茶馆,具有代表性的是网红茶馆tea’stone。奶茶业也衍生出不少与茶文化有关的品牌,如茶颜悦色。迎着新中式茶饮经济风口诞生的“围炉煮茶”,一方面,更讲究传统中式茶饮的雅致,且叠加了亲自煮茶的仪式感;另一方面,茶源于传统文化,消费场景落脚在现代生活,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围炉煮茶”带给年轻人更新奇的文化体验,让传统茶文化变身“潮文化”,创造出新的国潮市场。

新中式茶饮也在“围炉煮茶”的助推下持续“加热”。

首先,掀起茶馆消费新潮流。区别于快消式饮品,茶馆以氛围场景消费为主。上线“围炉煮茶”套餐的茶馆里,容易“出片”的中式装潢、古朴的陈设与布局,无不为参与者打造出诗意的打卡场景。在设施上,商家们大多配备了原木桌椅、红泥小火炉、精巧的小食摆盘等。部分茶馆还会在茶桌周围放上字画、团扇、灯盏等中式元素装饰,彼此相得益彰,充满韵味。

其次,新中式茶饮的消费场景从茶馆延展至民宿、餐吧、景区等休闲场所,并一路电光石火带起消费热潮。将“围炉煮茶”作为卖点的各家店铺,以室内新中式风格为主的,在装饰上大多搭配了中式元素;以室外庭院风格为主的,周围还会种满花草,地面铺上鹅卵石,打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环境。有些商家甚至还将它带到风景优美的打卡地,如秦淮河畔、海边码头、黄昏的江边。

纵然风格各异,但商家们都抓住了“围炉煮茶”的核心要义,努力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中式田园的“松弛美学”,呈现出返璞归真的慢生活样态。从某种程度来说,“围炉煮茶”将传统茶文化的主体,从“品茶”转移到体验以及空间艺术上。它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有兴趣走进茶馆,改变对喝茶的认知,在“不是咖啡就是奶茶”的生活中多一种选择。

“围炉+”玩出新花样

发酵数月,“围炉煮茶”仍然处于冬季社交消费前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入场。数据显示,年12月至年1月,大众点评上新增“围炉煮茶”服务的实体商家数量,环比11月同期上涨%。商家的入局,推动了“围炉煮茶”和其他品类相融的业态裂变,如“围炉煮茶”+花艺、“围炉煮茶”+农家乐等。“围炉煮茶”里的“茶”也出现了新形态,可以是煮奶茶、煮咖啡、煮姜茶乃至煮果酒。

风潮初起时,在掀起“围炉煮茶”风的金华“开盛号”茶馆品茶,仅需18.8元/位,还可以享受到茶馆馆主的服务。如今,随着形式的多样化,“围炉煮茶”的价格逐渐高涨,茶位费包括烤物盘、甜汤、糕点、果盘套餐,溢价至~元/人也不足为奇。春节期间,许多商家为抓住“流量密码”,瞄准兔年新春的布局。如湖南长沙的多家茶馆,推出“围炉夜话”“慢享新年”等“围炉煮茶”系列套餐,某茶馆的“围炉煮茶”新年套餐价格高达元/人。

较高的定价和低门槛的形式,催生了平替版的“围炉煮茶”。人们对“围炉煮茶”的场地选择,逐渐从商家提供转换到自己家中,以此实现“煮茶自由”。关于DIY“围炉煮茶”装备挑选和教程的笔记,在小红书上开始增多。“围炉煮茶”所需的陶制茶壶、炭炉、电陶炉、烤网、竹编椅子等装备,在多个线上购物平台热销。

自制“围炉煮茶”的现代煮茶人,在烤盘上打开了新格局,除了常见的烤柿子、烤红薯、烤梨、烤大枣外,还衍生出烤棉花糖、烤芝士年糕、烤青团等。更有甚者,完全放弃“围炉煮茶”的精致感,将羊肉串、五花肉乃至大闸蟹、蛤蜊等海货搬上烤架。这种自娱自乐的“围炉煮茶”被网友戏称为“围炉邪教”,它似乎已经迭代成东北烧烤摊,与商家一直作为卖点的精致感大相径庭,但也充满质朴、随性,别有一番风味。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围炉煮茶”,只要拥有三五好友、一杯清茶,再加上可能是欲晴、欲雨或者欲雪的天气,便足以慰藉心灵。《你好生活》中有一句旁白:“一点炊烟孤起,三两牧人,围炉闲话穹庐下,是为家。”在“围炉煮茶”中收获的闲适自在,不只在袅袅茶香和炉内点点星火之中,也在炉边升腾起的烟火气里。

“围炉煮茶”怎样煮更好喝?

必备工具

炭炉/电炉、茶壶(陶壶最佳,铁壶不适合)、烤网、炭夹、防火布、食品夹、固体酒精、火枪/打火机、炭(果核炭较好,无烟、耐烧,带有淡淡的香气)。

茶具清单

盖碗、茶杯、杯垫、公道杯、建水、茶则、茶漏。

茶叶选择

有一定年份的老茶或发酵程度高的茶叶较适合煮饮,如黑茶、老白茶。芽叶细嫩的茶,如绿茶、黄茶等不适合煮饮。煮法先泡后煮:将茶先用盖碗泡几道,再倒入煮茶器具里煮。直接煮:用煮茶器具烧水,在水温80℃左右时投茶,茶水比例在1:较为合适。

步骤:茶汤完全烧开后再煮1~2分钟,起壶闷泡2~3分钟,倒出2/3的茶汤至公道杯品饮,茶壶留下1/3的茶汤加水续煮。喝完后要及时注水,不要让茶壶空烧。

安全小贴士

“围炉煮茶”虽舒适惬意,但在享受生活、追求潮流的同时,其中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不管是在室外还是室内,都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放心地收获一场温暖的“煮茶会”。

远离易燃、可燃物

使用炭炉煮茶时,容易产生火星飞溅,注意要远离易燃、可燃物,如木质、竹制等易燃烧的隔板。尽量选择专用的火炉,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有人看管,做到人走火灭。

注意开窗通风

室内“围炉煮茶”时,要保持开窗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彻底清理余炭

“围炉煮茶”结束后,一定要用水彻底浇灭炭火,将垃圾清理干净,防止残留的火星或有毒气体带来的安全隐患。

恰当使用电炉

与炭炉相比,电炉更加清洁、安全、方便,但电炉使用过程中功率较大,需注意不能超负荷使用插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