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虽然可怕,但是火山在地球不可或缺,没
2024/10/12 来源:不详火山给人类带来了海啸、瘟疫、饥荒等等灾难,一些特别大的火山,往往会造成人群的伤亡,引发的间接后果也会波及全球。
虽然火山爆发危害很大,但是对于地球来说,火山是不可或缺的。
假如没有火山,地球上的生命也会不存在,人类更加会不存在,火山,是地球上必不可少的地质运动。
一、地球磁场
太阳风,是一种从太阳上层大气中射出的带电粒子流,主要由质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粒子流流动的时候产生的效应和空气流动很相似,所以取名为太阳风。
太阳风由于带电,能够对地球上的无线通讯造成干扰和破坏,能让通讯卫星报废,让飞机、轮船的导航系统失灵,让电网大面积断电,危害很大。
除此之外,太阳风刮起来的速度非常猛烈。
地球上最猛烈的十二级台风,能够把房子给吹走,危害巨大,风速达到了32米每秒以上。
但是太阳风的速度是~千米每秒,是十二级台风的一万多倍。
这种强劲的太阳风,能够把行星上的大气层给吹没了。
如果没有大气层,动植物就没办法呼吸,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如果没有大气层,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也会杀死生物。
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的水就不能通过蒸发、下雨雪等方式进行循环保存,而是直接变成水蒸气挥发到太空,没有水,地球的生命也谈不上存在。
如果没有大气层,宇宙中的陨石、小行星等,会直接无损耗地砸向地球,给地球的生物圈带来灾难。
地球目前之所以有大气层,是因为有地球磁场在保护着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
太阳风因为带电,会受到磁场的干扰,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太阳风会顺着地球磁力线的方向,绕过地球磁场,使得大气层免受太阳风吹走。
所以地球磁场是很重要的,它像一个护盾一样,能够保护大气层,维持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
那地球的磁场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热对流和地球自转。
46亿年前,地球刚形成没多久,就是个高温的大火球,充满了炙热的岩浆。
随着时间流逝,地球开始冷却,岩浆中密度大的元素会沉到下面,密度小的元素会浮上来。
浮上来的岩浆冷却之后变硬,形成地球的外壳。
而沉到下面的铁、镍等重金属和铀、钍等重元素会形成地核,其中的放射性元素会继续衰变放出大量热量。
地球的初始热量,加上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热量,会使地核的温度特别高。
在高温的地核和冷却的地壳之间形成了过渡层,叫做地幔。
地幔由岩石等固态物质和岩浆等液态物质组成,温度也很高,但是又有足够的韧性,能够在薄薄的地壳下方缓慢移动,推动地壳的运动。
由于地核内部温度很高,高达~摄氏度,能量巨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地幔的物质受热上升,能够冲出较薄弱的地壳,就形成了火山。
物质冲出来之后冷却下沉,下沉后继续加热上升,热量因此得到循环,形成热对流。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
而地核里有铁、镍等金属物质,在高温下,产生了大量的逃逸电子,在热对流和地球自转作用下,电子产生运动,形成了磁场,这就是地球磁场。
有了地球磁场,地球的大气层就不会被太阳风吹跑,这为地球的生命奠定了基础。
并不是所有的行星都能形成大气层。
比如水星,其地幔外区都被冷却了,火山喷发也停止了,没有了热对流,水星的磁场已经减弱了很多。
加上水星在八大行星里离太阳最近,受到的太阳风也最猛烈,磁性也最弱,根本没办法维持大气层。
火星是在八大行星里面跟地球最像的,有沙丘、峡谷、砾石,下图是NASA公布的火星表面的图。
但是火星没有炙热的岩浆,没有火山,没有地质运动,已经归于死寂。
火星的磁场也非常弱,仅能维持非常薄的大气层,连稳定的液态水都没有,只能在地表下储存一些水冰。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火星可能存在海洋,也发现了一些能够形成生命所需的元素——碳、氮、氧、硫等,火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科学家们推测,火星很可能是没有火山等地质运动之后的未来地球的形态,没有了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
而火山等地质运动,能提供地球热量的循环,使地球生生不息。
二、碳循环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后被反射到大气中,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使得大气温度能够升高。
二氧化碳就像是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大温室,温室里面栽培着地球的各种植物。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雨水中,变成一种弱酸,这种弱酸可以侵蚀地表的岩石,剥落矿物质,并通过河流等方式流向大海,并形成碳酸盐岩沉积在海底。
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进入了岩石圈。
通过这种方式,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就从大气层中转移到了海底和岩石圈。
如果没有其它方式将碳元素释放回大气层中,那么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少。
缺少了二氧化碳的大气层,就不能吸收太阳的热量,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冰封的球,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但是地球的板块运动,给碳元素释放大气层找到了出路。
由于地壳的不断地运动和撞击,地球内部的熔融的物质,会从地壳薄弱处喷薄而出,形成火山。
岩石圈中的碳元素,和沉积到海底的大量碳酸盐岩被融化为岩浆,被转化为二氧化碳,从火山中随同其它岩浆一起被喷出地表,二氧化碳就此从海底和岩石圈重新释放到了大气层。
二氧化碳就是这样在大气层和海底/岩石圈中完成了碳循环,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含量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温稳定。
这是地球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的一个精巧的恒温器,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温度环境。
如果没有火山等地质运动,碳元素会长期沉积在海底和岩石圈,大气层就不会有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冰室。
三、生命的起源
地球的生命是从哪里起源的?这是个生物学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有好几种理论。
比如宇宙生命论认为生命是从其它星球来的,但是这个没有实验支撑这个说法。
比如生生论认为非生命物质不能自发地产生新的生命,意大利医生雷迪通过对腐肉能不能生蛆来做了实验来支撑了这个说法。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也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能自发地产生,来支撑生生论。
但是都不能解释最初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而化学进化学说解释了最初的生命从何而来,有一定的实验支撑,接受度最广。
化学进化说认为,无生命的无机物能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有生命的活物。
在早期地球的原始环境中,有水、二氧化碳、甲烷、氨等物质,这些构成了形成生命的初始原料。
学说认为,当时恶劣的地球大气环境下,经常电闪雷鸣,在高温和闪电的环境下,海水中的无机物能够通过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机物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有机大分子能够形成细胞结构,从而形成生命。
为了证实这种想法,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地球早期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放进一个密闭的装置,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来模拟闪电,最后得到了多种氨基酸,由该实验证实了无机物能够生成有机物小分子。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学者,也通过类似的实验,制成了其它的有机物,进一步支撑了化学进化说的理论。
在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在深海中,陆陆续续地发现了一些“烟囱”,烟囱里面不断冒着白烟或黑烟。
这些烟囱其实是温度高达~摄氏度的富含硫化物与成矿金属的热液,从地底下喷出来,遇到海水变冷之后沉淀形成的烟囱状的地貌,跟火山喷泉的原理类似,科学家们把这个叫做深海热泉。
在深海热泉的附近,科学家发现有各种生物生存。
深海热泉没有阳光,而且有硫化物等有毒物质,温度也高,科学家们以为这里环境这么恶劣,不会有生物,结果没想到还能在深海热泉发现有完整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嗜热细菌通过氧化深海热泉喷出的硫化物毒物来获取能量,并合成有机物,而其它生物,则以嗜热细菌为生。
结合之前提出的化学进化说,科学家们认为,深海热泉很可能就是地球上通过化学进化来诞生生命的地点。
而深海热泉就是由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如果没有火山,很可能就没有生命的诞生。
除此之外,地球经历了好几次冰期,地球变成冰封的状态,灭绝了许多生物,但就是靠着火山形成的深海热泉提供的热量,一部分海底生物能够熬过冰期,进而为地球的生物继续进化保存实力。
四、尾声
除此之外,火山当然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土质肥沃,利于耕种,因此在火山口附近种植的农作物收成都特别好。
火山频发的地方,还可以建造地热发电厂,利用地球深处的热量转化为蒸汽,然后再转化为电能,纽西兰和冰岛的人们就是这样使用地热的。
还有,火山爆发区域内,很多地方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方便种植以及城市建设。
还有一些其它好处,不过这些都比较次要。
最重要的就是前面说的那几点,如果没有火山,就没有强大的地球磁场,没有良好的碳循环,没有生命诞生以及存续的基础。
虽然火山爆发危害很大,不过火山在地球上还是不可或缺的,要不然,地球就变成了火星了,生命会将不存在,人类也不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