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访谈张万琼未来教育,我们要拥抱爱创造

2023/4/25 来源:不详

一个好玩、重实践、爱创新的校长,一所开放、有爱心、育英才的学校,张万琼与新英才的碰撞和交融,擦出了哪些“爱与创造”的火花?

采、文

杨星

邓沙沙

张万琼

教授、全国名校长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教育学硕士,原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首届“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政府督学,重庆市骨干教师,全国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科教先进校长,教育部第六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

好玩、重实践、爱创新的校长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的张万琼校长带着鲜明的山城性格。豪爽、直率、爱笑,喜欢交朋友;说着一口重庆味道的普通话,尾声上扬;有激情、有闯劲、不服输,什么事情都喜欢尝试,言谈中有一种男人的豪迈。

正是这种个性,让她风雨兼程、冲州撞府,在教育事业中拼出一片天地,从老师做到了校长,从重庆来到了北京。

年从西南大学毕业后,她就留校分配到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化学老师。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践关系密切的学科。“我想让学生喜欢化学,就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先让他们从生活中对化学产生好奇心,进而喜欢化学,喜欢我的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现化学的魅力,张万琼用了很多当时十分创新前沿的办法。

初中学酸碱的时候,她把PH试纸发给学生,让他们检测家附近水和土壤的酸碱度,查查哪些蔬菜适合酸性土壤,哪些适合碱性土壤,并教父母种菜的科学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识不仅是课本上的文字,而且是真实可感的现实。

她还带着学生给学校所有的植物挂牌,包括植物是什么科、有哪些习性,都让学生写好标签。她带着学生考察缙云山的植物、水质、土壤,把这样一个综合的大项目分划成若干板块,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调查,考察濒临灭绝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学生把考察看做春游,非常兴奋,但在“玩”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应用和强化。

张万琼校长还回忆起这种探究实践模式的一次“得意之作”。“当时,西南大学附中上游有一个造纸厂,我们发现它排放的污水会进入嘉陵江的支流——璧北河中,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用水。我们天天饮用的水是否被污染了?我带着学生展开了调查,还受到了来自工厂的阻力。但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促使工厂建起了污水处理池。”

这件事让学生们意识到了自己运用知识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把水质监测做成了常态化的实践项目,“后来,我们又发现工厂进行深水隐蔽排污,于是孩子们去水样检测后写信给总理,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最终推动了璧北河造纸厂关停。”

孩子们用一己之力实现了环境的改变,这使他们明白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白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参加了世界青年环保大赛并获了金奖,培养起了环保意识和环境伦理价值观。“教育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自然而然。”

从化学老师到班主任,再到副校长、副书记、校长,张万琼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27年,带领附中进行学校建设、课程改革、团队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让她的教学理念拓展到了整个学校、带动了当地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创了“附中速度”、“附中现象”。一位附中学生家长在得知她卸任的消息后感慨到:“附中能发展到今天的状态,与她的敬业、她的专业、她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我为北培人民少了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校长痛心!”

从附中卸任后,她离开深耕多年的重庆,来到北京,赴任民办国际化学校——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她的这个选择令很多朋友都感到诧异。为什么离开体制,选择民办?

张万琼思索片刻,说“在50岁的时候,我想再体验理想中的教育模式,我在公办初中、高中、公办校国际部、大学都工作过,当过老师,做过校长。但新英才不一样,它有15年一贯的学制,又是民办国际化学校,我想挑战自己,尝试基础教育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新英才真正满足了我对教育的设想:既坚持老牌校“学术为基”的理念,又把创新做到极致,兼顾国内外不同体系课程和发展路径,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成长。”

这样,这位重素质教育、爱创新的校长,就在知天命之年,来到了一个适合她的、对的地方。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爱与创造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未来的浪潮席卷而来,科技赋能教育日渐凸显。

作为一个长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