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后三刷我们的父辈,明白了什么叫国
2023/4/13 来源:不详白癜风饮食忌口 http://m.39.net/disease/a_5984335.html
总是对战争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尤其是对在那个时代下的普通人的生活感到好奇。
周末看了德国拍摄的关于反思二战的剧《我们的父辈》,一共三集,每集90分钟,乍一看,我以为是三部大电影,不过看完后,觉得简直就是电影的质感和叙述。豆瓣9.6分,所以就好想推荐给大家。
德剧,在我追剧的印象里,实在是有点冷门,大家看得最多的还是美剧、韩剧和日剧。
德国,离我们也实在是遥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德国纳粹、德国人严谨的精神,还有在德国,越狱是不受法律惩罚的。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还提到一个冷笑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找一个德国人做情人”,或许说的是德国人的冷漠。不过,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拍的这部反思二战的作品,尤其是在战败的角度拍摄的作品,确实让人觉得很震撼,不是战场的血腥,而是人性的反思。
这部剧讲的是20世纪40年代,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中五个德国青年的故事,就像希腊神话无法抗拒点的命运感一样,在时代的裹挟下,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已经被战争的风刀割裂。
在苏德战争前夕,哥哥威廉以及弟弟弗雷德汉姆,以及他们的好友夏洛特、格雷塔以及犹太人维克多,在一家酒馆举行离别party,为庆祝威廉、弗雷德汉姆、夏洛特上战场。他们都觉得这次别离只是短暂的几个月,很快就会结束,他们相约在圣诞节再次欢庆战争的胜利。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战好几年,再次归来已经是物是人非。战争不是想象中的打架和过家家,而是一个极其宏大的悲剧,是极其血腥和残忍的现实。
这5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从此人生彻底变了,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值得心疼。
01.威廉的战与逃
你知道战争是怎么把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逼成万念俱灰的颓唐小伙子吗?
好像也很简单,在无数战斗的日子里,在无数鲜血的喷洒中,一个人他就变了样。威廉就是这样被战争掏空了心和信仰。
那时候很年轻的他,已经是一名军事素养很强的德军连长了,他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同时也是德国军人的骄傲,在战场中他很勇敢和敏锐,带领着自己的兵,意气风发。
那时候的他也是一位对战争心潮澎湃的小伙子,当苏德战争刚刚开始时,他有着为国而战和为正义而战的信仰,坐在战车上,看着沿途的风景,夸赞着自己的兵的勇猛,也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想象着很快这一片美丽的土地就是德国的了。
那时的他还为自己不愿意上战场,不愿意杀人的弟弟弗雷德汉姆感到羞耻。
他带领手下的兵迅速地拿下了苏军的据点,并且擒获了好几个俘虏,其中一个就是苏军的政委。
威廉还是年轻,还装着一颗砰砰跳的心。当拿下据点之后,上级让他把俘虏苏军政委枪决,“苏联人没有遵守日内瓦条约”“这个政委必须要枪决”。
在他的心里,要遵守战争的公约,不能随意杀害俘虏,其实这不仅仅是遵守规则,更是遵从自己的良心,俘虏也是人,是和自己一样有生命的人。
但是作为一名军人,军令不可违。
当他枪杀苏联政委的时候,举枪举了很久。
我在想,那一刻,他想的是刚刚枪战中自己脖颈受伤流血的兵,是懦弱不敢战斗的弟弟,是自己国家的荣誉,同时也在犹豫是否真的要枪杀俘虏,因为未来的一天死亡的或许就是自己。
在二战中,整个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的排犹情绪十分的高涨。在战争中,屠杀犹太人更是非常正常的事。
威廉和弟弟的好友维克多就是一名犹太人,可是在战场中,他却没有办法保护一名犹太小女孩。当党卫军军官抓捕一名犹太小女孩后,他要求放人,但是党卫军军官答应后,刚刚给了小女孩一个巧克力,转身便枪杀了小女孩。
威廉转过头的那一刻,眼睛里也全是惊异。
当在战场中奋勇杀敌的时候,为国而战的信念让杀戮变得十分的正常,开枪杀人就如同游戏里的杀人一样。可是,当真的面临一个个无辜的人的死亡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被死亡的残暴性而震撼。
威廉,当枪杀苏军政委后,当看到无辜的犹太小女孩被杀害后,他内心对于战争的规则和信仰,在枪响的那一刻已经有一丝动摇了吧。
毕竟战争没有任何规则可言,杀害犹太人也没有任何正义而言。
最可怕的不是战争的艰苦,而是信仰的崩塌。
“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是那些苍蝇,我们用我们的血肉喂饱了他们”
历史上苏德战争中,德国之所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百年一遇的寒冷。当冬天步步紧逼,德军丝毫没有准备冬天的装备,他们没有想到战争会持续那么久,大量的德军活活被冻死。
整个局势慢慢变得不同了,德军节节败退,战争的推进停滞不前。当威廉看着自己的兵被冻得意志消沉,时不时地被敌军偷袭,自己的心渐渐消沉,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在那场寒冬的战争中,弟弟弗雷德汉姆被苏军追赶,却因为穿了一身苏军的白色衣服逃了一命。当威廉焦急地跑向以为已经死亡的弟弟时,看到弟弟只是摔得头昏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弟弟没死,自己在这个战场最亲近的人没死,那一刻,他或许会感谢战争饶过弟弟一命。但也是从那之后,他对于敌军突袭,对于一丝的风吹草动,都战战兢兢。
一个人的意志真的是可以被打垮的,夏天到来后的那场玉米地的惊魂,我看到了威廉眼中的恐惧。
当时觉得好难过。
战争太无情,人性太无情,权力太无情。
威廉的心和信仰被掏空的那一刻终于来了。
当威廉被要求抢占下苏联的一个电报站后,带兵一次次的进攻,死伤惨重,请求支援,但是却得知德军把兵力都抽调到西线去防御了,没有兵力增援。
一直坚毅的威廉在那一刻竟然绝望地有了哭腔。
这意味着,绝望。结局是团灭,是自己的兵一个个的死去,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被抛弃。
在那一刻,最可怕的不是战争的枪子,而是国家的抛弃。自己和手下的一个个的兵拼死是为了国家,而在国家取舍中,自己只能是一个被扔进火堆的小棋子。
在一场恶战之后,威廉被炸得晕了很久,醒来后以为全军覆没,以为自己的弟弟也死了。真的是心灰意冷,精神崩溃,信仰崩塌。
“他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去他的苏德战争,他终于从一名意志坚定的军官成了一个“逃兵”,不再去战场,躲避到一个小屋子里过着远离战场的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眼睛里已经没有神采了。不知道战斗的意义,不知道到底是为谁而战,他的信仰被战争炸没了。
被认为当了逃兵之后,身上就背负了一层骂名,可以想象他的家族听说自己是逃兵后的那种难堪。可是,经历了战争,尤其是当自己还有良心时,逃兵,在某种程度上是被逼的,是整个意识形态的错误,是对于整个战争的反抗。
但是他的良心还在,当被要求去烧毁苏联人的房子时,看到房子里的年迈的夫妇,他最终还是没下手。普通人是无辜的。自己也是无辜的。为何要做国家机器的枪手,为何要杀戮无辜人?
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杀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信仰没了,心还在,可是当国家战败,弟弟死去,回国后被骂逃兵,他的心最终也是死去了,好好的一个年轻人最终却成了行尸走肉。
开始他们还是国家的英雄,等战争结束他们却成了垃圾。
威廉最后的颓唐,太让人难过。
我的国家已经不再是我的国家,我自己也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
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值得好好铭记,他们那么年轻,却最终死去地死去,颓废的颓废,干涸的干涸,再次相见眼睛里再也没了光,只剩一杯酒。
02.弗雷德汉姆的残酷成长弗雷德汉姆,是威廉的弟弟,我暂称他为弗雷,那时候他还是一名大学生,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兰波和荣格。一位是才华横溢的法国著名诗人,一位是瑞士的心理学家。这样一位喜欢读书的男孩子,在书籍的世界里已经获得一种不愿意战争的反战心理。
可是家族世代为军,不得不别扭着上了战场,在他眼里,战争简直是丑陋的不得了,“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带出来”。一开始就是抗拒、反叛、无所谓,没有一丝的战斗的激情,在哥哥威廉的眼里他简直是太胆小懦弱了,当巷战的时候,点名去前方,所有人都举了手,弗雷却瑟缩在那里。
这个男孩子弗雷的幼稚心理和反叛心理,给军队闯了大祸。
在战争中,夜晚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吸烟,因为一点火星就足以让对方的侦察机发现自己的隐藏据点。可是小弗雷却是报复心满满,因为哥哥威廉遵守命令杀了俘虏,他故意吸烟,导致军队被轰炸。
诗歌中的美好世界,温柔世界在战争中一无是处,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男孩子,还是天真。以为世界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以为自己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但是事实就是那么残忍。
不久,他就亲眼目睹了犹太小女孩被枪杀。前一秒还是觉得无辜的小孩子有被救下的希望,下一秒就是军官扭头就枪杀。
死亡给人的感觉也很怪诞。无论是说死去1个人还是死去1亿人,大多数人只会以面积和数量来衡量。但是只要亲眼目睹一个人的死亡,就会感受到死亡的威慑力和恐惧。
战争如何把一个天真的男孩子变成一个战争的杀人机器?
弗雷就是那样,对战争无所谓,对死亡也无所谓,但小女孩的死亡,却让他彻底变了。
变得冷血冷静。
为了探路,让苏联农民去趟雷,竟然是弗雷的建议。那时候,威廉也知道自己的弟弟从此变成了另一个人。不再是战前的那个执拗的男孩子了,弟弟也在“不要把自己当人”的道路中走得停不下来了。
有时候会想,威廉的心里是失落的吧。一开始想要他成为一个坚定的军人,一方面又为他的冷血而难过吧。
在战场中,死亡的恐惧会很容易让一个人的信仰崩塌,在那场艰难地夺取电报站的战斗中,看到哥哥威廉被炸死(其实没死),弗雷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他一个人端着枪就杀了出去,一个狂暴的战士,漫天的嚎叫。
当他们进入电报站,发现这里已经荒废了很久,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我都能听到弗雷内心的“呵呵”,命令夺取电报站,不管士兵的死亡,不管战略的意义?这时候,在弗雷心里,身边几乎所有的队友都死去了,都被杀了。夺取一个空的电报站有什么意义?
全部都没有意义,战争、死亡、胜利都没有意义。
最可怕的是没有意义,也没有热情。他对新兵说“试着不要把自己当人”。
想到在看二战回忆录的时候,看到丘吉尔写的战略的部署和局势的分析,再想到这些在前线奋斗的士兵,想到弗雷,会觉得恍然隔世,一个在运筹帷幄,一个在浴血沙场。
高高在上的权力面前是看不到新鲜的杀戮和新鲜的热血的。
弗雷年轻天真的心被战争换成了一颗坚定冷血的心。
当他负伤回到家中,被父亲嫌弃,原因自然是负伤回家不光荣,在家族那里,在战场中死去,无论是什么方式死去,都是家族的荣光,他们可以说“我的子孙是为国而战而牺牲的”。所以我们可以想下哥哥威廉成为“逃兵”后受到的唾骂和鄙视。
弗雷赌气再次回到战场,杀害波兰人,尤其是波兰小孩,再也没有犹豫,上去就是一枪。他的灵魂中的对于生命的珍视被战争和死亡占据了。
一个男孩子把自己的心给了魔鬼,可是他毕竟是善良的,毕竟内心是反对战争的。在德军投降后,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一个人站了出去,被乱枪打死。
有人说他是要以死告诉那些热血的新兵,战争不是那么的好玩,不是随便打打就会有荣誉。在我心里,他简直是为自己的战争生涯而赎罪,为自己杀死的人赎罪,为自己的心赎罪。没有比死亡更解脱的了。二战后自杀的老兵何其多。
一个反战的,崇尚自由和道德的,热爱生命的人最后竟然开枪杀人,被乱枪打死。
弗雷短暂的一生,到底是不投降的英雄,还是麻木的军人?
印象很深很深,当德国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后,而上级派下来的任务又没有意义,又艰巨,士兵死亡很多的情况下,哥哥威廉已经开始绝望了,认为注定失败的战争没有意义。
但弗雷却像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样对着威廉低吼:上帝抛弃了我们,国家抛弃了我们,现在只剩下我们自己了。他希望哥哥带领他们冲锋陷阵。
战争没有意义,注定失败的战争更没有意义,但是还是要战斗不已。
那时候软弱反战的弗雷,这时却成了威廉的强心剂。
在战争中,弗雷变了,变的冷血,但也变得更加坚定。
他最终成长了,但却是极其残酷的成长。
03.犹太人维克多的精神流亡
犹太人,二战时期欧洲人眼中的“钉子”,很难体会到一个民族是为何如此恶毒的仇恨另一个民族。
记得小时候,大家看到黑人都会嘲笑很久,觉得他们的皮肤很丑陋,模样也很怪异。长大后,会发现大家对河南人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这时候想来,民族、省级之间相互鄙视,就像两个人的高低相较。我是美的,你是丑的。
维克多是五个青年中唯一的犹太人,一个裁缝。当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变本加厉后,他开始了逃亡之旅,被抓到集中营逃脱之后,便加入了波兰游击队。
在异国他乡,他隐瞒自己的犹太人的身份,为了活命。
当跟随波兰军队劫持一辆火车后,发现车上都是战战兢兢的犹太人。“到底要不要帮助自己的族类”在他心里犹豫了很久,自己加入的游击队就是反犹太人的,自己如果帮助了车上的人,无疑是暴露自己的身份。
在沉默中他还是选择了帮助他们逃离,我想如果他就那样走掉,良心会不安一辈子的。
为什么要说他精神流亡呢?在战争开始,年轻的他感到自己不是德国的公民,到处被排斥,连和朋友一起玩耍都要被警告,有自己喜欢的人,却也要战战兢兢。
犹太人仿佛一个小透明,被仇恨的小透明。
他喜欢的格雷塔,为了帮他拿到逃离到美国的通行证而委身军官,面对民族的仇恨和爱情的难堪,他能怎么办?在死亡和迫害面前,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逃离,还是加入波兰军,都是活下来的手段。当他再次回到家乡,一切物是人非,自己的房子被别人占领,自己的父母已经不知道在哪里,自己喜欢的格雷塔也已经死亡,身边的好友也都变了模样。
维克多遭受的精神上的压迫很重,一个没有国家的流亡者。
即使战争结束,偏见依然存在。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04.夏洛特的凄美爱情
你看过《暗恋桃花源》吗?
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因为战乱分离,将近半个世纪后,两个人才得以相见,但是一个已经嫁人多年,一个已经濒临死亡。
战争中的爱情,总是那么的伤感。
威廉和夏洛特的爱情也是一样。还未踏上战场前,他们两个人相互暗恋,却没有表明心意,他们期待着圣诞节归来后,告诉对方,你就是我喜欢的人。
可是这句话始终也没有说出来。
她在战地当护士。看多了生死,有时候不能让一个人更加的豁达和看得开,反而更容易让一个人变得冷漠。
日子一天一天而过,身边救活和死去的人越来越多。
当初他们上战场前一夜,还在酒馆举行派对,欢庆去战场,可是日子一天天而过,在夏洛特那里,或许等待战争结束,告诉威廉“Iloveyou”是度过漫长战争的精神寄托。
可是当弗雷受伤,听闻威廉已经死去,好像看不到战争的结束,她的心也被撕裂了。
没有任何希望了,就是一摊死灰了。
所以当她最后吻着医生的时候,我还是觉得那不是瞬间的移情别恋,而是不知所措。在死亡随时可能发生的日子里,抓住身边的那个可以拥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偶然中又一次遇见威廉,发现自己以为已经死亡,并且已经让自己心碎的威廉竟然没有死。夏洛特的精神也经历了一次了崩溃。在绝望中放弃了所爱,跟随了医生,放纵了自己,再也找不会原来的那份感情了。
最后的最后,威廉带着逃兵的身份回到了酒馆,夏洛特也回到了酒馆,可是两个人再也没有往昔的深情,好像刻意躲避着对方。
战争,让两个相爱的人也变得如此陌生。
05.格雷塔的绝望人生
看完这三部曲,最觉得惋惜的是格雷塔,她的死亡让人觉得恒久而肃穆。
我至今还记得她站在监狱的窗前回首望的背影,脸上没有一点神情,她还没死,却已经感觉到了她死亡的气息。
格雷塔,一个梦想着成为明星的女人,现在想来,她是那场战争中的一抹凄惨的红,是一个未曾卷入战争的最浪漫的战争受害者。
他深爱着维克多,为了帮助他逃离,为了自己的明星梦,她牺牲自己委身军官。
“商女不知亡国恨”,她就是那个唱歌的女人。当有了权力之后,便有些膨胀。可是毕竟是战争,毕竟是灾难中。一个人的人生不由得自己做主。
她被派去战争前线去巡回歌唱,在哪里,遇见好友,她笑着,妩媚着,好像还是太平盛世,格格不入。
当看到无数的伤员,看到曾经的夏洛特面对死亡变得冷血和冷静后,得知德国即将败落的消息后,她好像也看透了战争,回去后,面对调戏自己的士兵,抛出了“失败主义”言论,她最终被抓进了监狱。
最让人难过的是她最后的沉默,在狱中的死亡感。
一个女人,一个曾经爱笑爱唱的人,如今却在狱中战战兢兢。无时无刻不想到自己会是死亡的那一个。她的命运,就和那只鸟儿“亚瑟”的命运一样,都是死亡。
她最终死在了士兵的枪下。
一个浪漫主义的女孩被战争杀死了。她的歌声有多动听,她的死亡就有多惨痛。
战争总有一方是胜利的,可是每一个人都是失败的。
究竟是谁的错?
很久之前看《血战钢锯岭》的时候,看到男主的父亲嗜酒,并且殴打妻子。会觉得怎么这么暴躁。后来才得知,父亲本不是这样的,是战争让他变成了这样。
一起上过战场的人都死去了,唯独自己活着。良心的不安,意义的缺失,都让一个人变了模样。
没有往昔的梦想了,没有往昔的人生了,没了年轻,纵然他们才20多岁,却都成了战争中的老人。
《西线无战事》最后写道“他阵亡了”,可是那天的报道上写着“西线无战事”。
那么多人,有的是被战争中的炮火杀死,有的却度过了炮弹,却也被战争毁灭了。
威廉,弗雷,夏洛特,维克多,格雷塔,他们本不该那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