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小儿语第5集张清泉教授主讲

2023/4/9 来源:不详

80:53

《续小儿语》(第五集)

张清泉教授主讲

台南极乐寺

/8/9

今天就是从“今日用度”这里开始,OK。好,来,我们一样念三遍。

学生:“今日用度。前日积下。今日用尽。来日乞化。”

老师:好,“今日”,今天。“用度”就是指支出的费用,我们每一天都要有开销,日常生活,食衣住行,每天都需要有种种的开销。今日所用的,都是前日所累积下来的。“前日”就是过去,过去所累积下来。像你们还是学生,学生阶段、学生时代,你所有的费用都是家里面给你资助。这里面讲的就是指,我们一般在经营一个家庭,或者是个人的一种开销,你所有的支出费用,都是以前所累积下来的。所以你如果用得太过于奢侈、太过于浪费,一天就把它花光,或者是很快就把过去累积的积蓄就把它花光,那明天?明天吃什么?明天没得吃,没得吃的过去就是当叫花子、当乞丐。“来日乞化”,乞化就是讨饭要钱,乞丐,叫花子。本来是叫化子的,后来不晓得怎么演变就变成叫花子,叫化、叫化子,乞化。

人生的福气、福报、福分都有定数。台湾的俗话也是这么讲,一个人能够吃多少、用多少都是注定的,注好好啦。就好像说银行给你一笔存款,这个存款就是你的本金,你这个月来领多少、下个月领多少,固定的额度这样领领领,你如果省吃俭用,就可以用久一点;你如果用得很凶,像这边讲的,譬如一石粮食,石头的石念ㄉㄢˋ,现在比较少用,公合、公升、公石,一日一升可以吃一百日,一日一斗只有吃十日,一日一石只吃一日,自然的道理。一石粮食这个石,你们数学有用到公石吗?公升、公合跟公石?有吧?台湾有,马来西亚没有。一石就是一百升,所以一百升一石,一天吃一升你就可以吃一百天;一天吃一斗,一斗就十升,只能吃十天;一天就把这一石统统吃光了,一天吃光了,那当然就没办法了,明天就开始当叫化子了,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节流,一方面还要开源。也就是说你不能把这一千万或一百万的存款,就这样子坐吃山空,你还要继续的去赚钱,存进你的帐户,这样子才能够叫做永续,永续经营。有句成语叫做“寅吃卯粮”,子丑寅卯,寅吃卯粮就是这个月吃下个月的预算,今年吃明年的预算,就把未来的都提早享受。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刷卡,刷信用卡。几年前沧浪有在报导那些卡奴,刷爆了,刷爆了就当卡奴,然后再去借另外一家银行的钱来还,借新还旧,借新还旧,永远当负债的,一辈子都在负债。这个就是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担”,那种享乐主义,及时享乐主义。这是从西方的一些物欲思想、享乐观念传进来以后,很多我们年轻辈的,就常常受到这样一个观念影响,赚钱就是花,花不够就预借,反正就一直借新还旧、借新还旧,等到哪一天周转不灵,就叫做信用破产,信用破产的话银行就列为黑名单,拒绝往来。

总之这四句讲的就是要我们惜福,要珍惜我们的福气,除了惜福以外,还要培福、要造福,福就是福报。修福修慧,佛法讲福慧双修,福是福报,慧是智慧,你光有福报没有智慧不行,光有智慧没有福报都不行,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所以不要折福,要惜福。

这有一个故事,就是古书上面讲的。有一位做官的人家,官宦人家,有财有势,就是所谓钟鸣鼎食之家。什么叫钟鸣鼎食?就是说他们家里面人口很多,吃饭的时候就敲钟,煮菜煮饭大锅,大的鼎、大的锅,才能够供应足够提供给这么多人来吃。钟鸣鼎食之家,极尽享受之能事。而这个家庭,这个家族大宅院旁边有一间寺庙,那个官宦人家的厨房水沟,刚好流经这个寺庙的后门,通过寺庙的后门流到大水沟里面。这个老尼师看到这个水沟里面,经常从那个大富人家厨房里面,流出很多的吃不完的米饭。吃不完的米饭竟然就这样倒掉,就从那水沟里面这样排出来,寺庙的尼师看了就很可惜,就把它捞起来晒干,晒干了,晒干了就变成现在那个香积饭,泡方便面的那一种,晒干了。就这样日积月累,竟然囤积了非常多非常多的这种他们不要的这个米饭。

经过几年以后,这位官宦人家犯法。我们看一个家族也好,一个个人也好,生活态度如果是很奢侈、很浮华,又很浪费的话,你可以推测,可想而知,这个人的其他的修为大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才会做一些犯法的事情,被抄家了。那么一家老小、妇孺老幼落难了,就被收留在寺庙里面,然后饥饿难耐,过去那种享福折福日子,不可能再让他这样子挥霍了。这个时候老尼师就拿出从前由他们家里面水沟捞出来的米饭,那个干的,为这一家人煮了一锅饭让他们吃。人到了穷困的时候,什么东西,只要有东西吃,就是绝佳的美食了,怎么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白米饭。老尼师说,这些都是你们家里面的,从你们家里面厨房流出来的,现在只是还给你们罢了。他们听了很惭愧、很懊恼,当时富有的时候这么样的浪费,这么样的不知惜福,幸好天没有绝人之路,还有这样的一个后路,有寺庙里面的尼师来救济他们。

所以虽然这个故事看起来很多,因为这种例子很多,可是问题,当我们碰到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提醒自己。譬如说你手头宽裕的时候,你买东西会不会就出手大方,这个也买、那个也买,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很多人买的东西买回来以后,就往橱柜里面一摆,就忘记了。衣服、日用品,甚至食物买回来以后,开都没开,就一直放到过期。现在人命很好,什么叫命很好?他看这个过期一天他就不吃了;甚至还没过期,剩下一个礼拜,他也不吃了,他说这样吃了对身体不好。古代的人很惜福,哪怕是,古代没有这种什么食品安全,什么什么法令规定,就算是发霉了,洗一洗还是吃,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是不太健康,但是相较之下,现在也是有一点过度,过度的浪费。

所以我们在健康跟惜福之间,自己要去取得一个斟酌,取得一个平衡点,不要过度的浪费,但是也不需要太过于受这些数字的束缚。数字的束缚譬如说检验报告,或者是食品的标识,有一些是叫最佳赏味期,有一些叫使用期限。最佳赏味期并不表示说时间到了就完全不能吃,只是吃起来没有那么样的新鲜,但是还不至于说会有毒。

好,底下,“无可奈何”,来一起念。

学生:“无可奈何。须得安命。怨叹躁急。又增一病。”

老师:好,“无可奈何”就是完全没办法了。什么叫完全没办法?你碰到一些困境,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想要去克服这一些难题,可是真的都想不出办法来。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安命吧,安于天命。安于天命简单的讲,套一句我们常常挂在嘴巴的,就是要相信因果。因为天命这两个字,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了解的,我们去年有讲过吧。但是对各位来说,孔子不是到五十才知天命吗?现代人哪怕你活到七、八十,还未必能够知天命。所以孔子讲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一般人常常说,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真的不惑吗?惑是迷惑,迷惑颠倒还多得很。所以这个安于天命,简单一句话就是相信因果,怎么讲我们待会再说,再详细说。

安于天命,相信因果。今天会到这样的一个处境,也是有因缘果,不是无来由的,不是说莫名其妙了,就从石头里面蹦出这样的结果来,不可能,一切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所以我们要知足守分。知足,要满足,知足常乐;守分就是守住你的本分。本分是什么?安贫乐道。我们是一个贫穷的人,我们就尽我们贫穷人能做的本分,不要做非分的想法;我们是学生就尽学生的本分;你是子女就尽子女的本分;你是父母、你是兄姐,你就尽你的本分;你是职员、你是长官,各有各的本分,这个叫做守分。如果你不安分守己,只是在那里自怨自,那个字,那个草字头那个艾,自怨自艾念自怨自艾,在那边怨天尤人没有用,在那边干着急没有用,在那边发脾气、脾气暴躁都没有用,只会增加一个错误、一个祸害,“又增一病”。

所以归根究柢,还是要去了解一切万事万物的因果,这就是天命。天命不是说老天,当然一般人就会说这是老天爷的意思,听天由命。什么叫老天爷的意思?上帝的旨意,西方人是这样讲,上帝的旨意,老天爷要我这样子。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下,老天爷又是什么?天。几位念过中文系的知道,有一位劳思光,听过吧?香港的一位学者,他把天分成三种意思。一个就是自然天,就是大自然那个天,天空,地球科学的那种天,那是自然天。第二个叫做人格天,具有人格意义的那个天,就是上帝,中国人叫做,或者台湾那边叫老天爷。天,天上的天神,上天的神,上帝,西方叫上帝,中国人叫天,天神,这是第二个意思。第三个意思叫做天理。一个自然天,一个人格天,一个叫做形上天,形而上那个形上天。形而上的谓之道,道就是道理,形而下的就是器物;抽象的叫做道理,具体的叫做事物,有事、有理。所以形上天讲的就是天理。

天理又是什么?我们常常讲说这个人丧尽天良,听过吧?所以天理,其实就是跟刚才那个老天爷、人格天,或者叫神格天,是有关联的。上帝,上帝的道德标准应该就是最高,至高无上,上帝,或者是老天爷,老天爷的道德标准应该是至高无上。所以孔子要与天合德,孔子的目标就是学习跟上天的道德标准一样,叫做与天合德。所以这个老天爷也好、上帝也好,他的道德标准就叫做天理,天理昭彰,老天有眼。那么这个天理也就是我们人,儒家,儒家所追求的,人类的道德标准就是向老天爷学习。所以我们叫做摸着良心,这个良心,目标就是要跟老天爷的天理合而为一,你如果失去了这个就叫做丧尽天良,不然为什么叫天理昭彰?

所以老天爷,这个天既然有三个意思,老天爷;命,命有命令的意思,命还有命运的意思,运就是运转。老天爷的指令,老天爷的命令,或者是天理的运行,这就叫天命。这样听懂吗?天理,天的道理。你不管从物理科学也好,就是自然科学,物理科学有天体,天体就是星球,以我们太阳系来讲,太阳率领着几大行星?九还是十?还是八?听说有一个被除名了,冥王星。好了,那个是科学家的认定,哪一天又把它拉回来,哪一天又发现一个新的,这个都很难说。总之太阳系就是以太阳为主,率领九大行星、十大行星这样运行。为什么这些行星不会相撞?金木水火土,金星会不会撞木星、撞火星、撞土星?我们只知道不会,因为从来还没有发生过。那我们怎么不去问一下为什么,不知道。那个只有问那个地球科学的,问太空科学家,为什么它们会维持平衡在那里运行、运转?这个是物理现象。这也叫做天命,这个命就是命运、运行,命跟运,运转、运行,这从物理现象去了解这是天命。

物理现象相对的有一个叫什么现象?跟物理相对的是什么?心理。哲学在研究,科学在研究,无非就是心、物是一元还是二元?是唯心、唯物?大概离不开这几个命题。物理现象相对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也有它的一个规律,对不对?我们老天爷的,上帝,上帝的旨意、上帝的命令,上帝当然是希望我们这些子民、这些老百姓,大家统统都能够言行,一切都是向善向上,最终目标也是跟孔子讲的一样,要与天合德。所以上帝的旨意,老天爷的希望,老天爷的命令,无非就是要我们照着天理来走,照着天理走就是行为、言行,照着天理走,你的心就要跟天理一样。所以天命是什么你大概就有个概念了。

我们现在再进一步说,雪庐老人就是雪公,李炳南太老师,他在台中莲社的论语讲习班里面,讲到天命的时候,就讲了这么一句话,“天命就是因果”。我当时在底下听课,一听到这一句话,我就有受到一股震慑、震撼,但是当时懵懵懂懂。我知道这句话不简单,因为雪公太老师就斩钉截铁的,我们俗话叫斩钉截铁,就斩钉截铁的说天命就是因果,这句话我一直牢牢记住,记到现在。然后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直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天命就是因果”?一直去思索这个问题。从民国七十一年、七十二年,到现在三十几年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慢慢去尝试着去解答这个答案。然后再进一步把它解释出来,用比较白话,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话来解释出来。现在处处都要讲科学,对不对?所以我们就把雪公太老师讲的“天命就是因果”,把它再阐述、阐扬,让它浅显一点。

因果,哲学也好、科学也好,就称为因果律。这个因果律是科学,很科学,非常符合科学的因果律,其实这句话是多余的。什么叫科学?各位是种子老师,上个礼拜跟各位讲,你坐在下面听你不要很轻松,反正就听多少算多少。但是你既然是种子老师,你以后总是有机会要讲这一门课,对不对?那你就要看老师怎么讲。我不是说我很会讲,我也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每一个老师都有他的方法,你们经历过那么多老师,你都可以吸收老师的长处。

什么叫科学?顾名思义,科学就是分科之学。科又是什么?你读什么科的?现在叫系,以前是五专叫做科,电子科、汽修科、美容科,高职他们要分科的。这个科是什么意思?就是分门别类。佛经不是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判?对,科判又是什么意思?判是判别,科就是分门别类叫做科。所以科学就是分门别类之学,分门别类的学问,把所有的事物分得清清楚楚的,这样的学问就叫做科学,条理清楚。你们以前读过生物,界门纲目科属种,还记得吧?马来西亚有这个吗?界,动物界、植物界;门,什么门?脊椎动物门什么门;纲,哺乳纲什么纲。界底下再分门纲目科属种,这样分得清清楚楚的它就是科学。不要以为科学只有自然科学才叫科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所以天命就是科学的因果律,其实科学的这三个字是有点多余,现代人你不讲得详细一点、浅白一点,他就不太容易明白,所以我们是不厌其烦,就加一个科学的因果律,本身因果律就是符合科学的。

再进一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因果律。自然科学的因果律就是刚刚我们讲的,譬如宇宙星球之间维持平衡。为什么维持平衡?因为彼此之间的引力达到一个,譬如说地球的质量有多少,它跟太阳保持多远的距离才能够维持公转的轨道。金木水火土,九大行星它们的直径都不一样,它维持一定的平衡,维持多少距离才能够这样子绕绕。你们玩过那个球就这样绕,你就知道轻的你这样绕起来很轻松;重的,你把那个棒球拿起来,然后如果可以装一个绳子这样绕,跟一个排球这样绕,跟一个篮球这样绕,不一样吧?拉力不一样。所以这九大行星就是维持相当的距离,然后彼此之间的引力达到一定的平衡,这其间有没有因果律?有,这个叫自然科学,叫做物理现象。

我们这边重点不是在探讨自然科学,回到我们的社会科学。什么叫社会科学?台湾的高中都分自然组、社会组,你们几位都读社会组的。什么叫社会组?念什么系的叫社会组?中文的、英文的、法律的、历史的,总之这些都叫社会科学,对不对?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就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发展,对不对?这叫社会科学,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你读历史系、读考古人类学、读中文系,中文系就是整个,你看中文系要修的内容是什么?文字、声韵、训诂,这些都是文化遗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演变发展的轨道规则。

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三国演义》一开头,有一句话大家都朗朗上口,“大凡天下之事”,怎么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看中国历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夏、商、周,唐虞夏商周,夏朝、商朝、周朝,一个朝代取代一个朝代,或者不管是三代的禅让也好,或者是后来的革命也好,夏商周,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战国就分了;最后统一,秦国统一;秦朝统一,统一十五年又被刘邦取代了;刘邦到了汉朝,西汉又变成东汉。为什么会变成东汉?中国历史由西往东撤退,由北往南撤退,你看西汉、东汉,北宋、南宋。这个都是朝代在那更迭变化,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规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这个简单的规律之下,还有复杂的、还有详细的,这就是社会科学的因果律,根源就是人,人的根源又是心。所以自然科学的因果律,基本的表现出来叫做物理现象;社会科学的因果律,是表现在人类的心理现象上,对不对?一个是物理现象,一个是心理现象,这就是天命。孔子五十岁知天命,你觉得孔子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应该是社会科学家为主,当然孔子也不是数学完全不懂,也不是物理什么,他也懂,懂一点,但是重点不在那里。

自然科学就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这个叫做物理现象;社会科学就是人类历史演变的规律,这叫做心理现象。孔子五十岁知天命,就是他领悟了原来人类社会、人类历史演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们如果背过《论语》的就知道,里面有很多章节、很多篇章讲,都是这个的印证。讲到夏商周,孔子说,夏商周这些古代的礼制、制度我都可以知道,有一些不清楚,就是因为文献不足的缘故。将来继承周朝的,孔子是春秋时代,继承周朝的又是如何?都是可以从这些因果法则去推理得知,其或继周者可知也。所以孔子五十岁终于领悟了,天命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是领悟这个道理,叫做理悟。

上面列的这几行字这样听懂吗?你们有些已经听第二遍了。但是因为都还很年轻,慢慢来,不用急,你们未来大有可为,绝对会比老师们成就还好还高,因为你们吸收了那么多老师的精华。

那天命之后还没完,孟子讲天爵,记得吗?有读过《孟子》吧?有些有读过。孟子讲天爵,我一直在探寻相关的问题,只要跟天有关的一定会有关系。孟子说什么叫做天爵,就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天爵也”。跟天爵相对的叫做人爵,这个爵就是爵位,有了爵位连带了就比较尊贵。你看做官的人就配属车子、配属佣人、配属司机,还有配属宿舍,薪水也高,待遇都好,这就是叫尊贵,古时候叫做公侯伯子男,公卿大夫,这个就是他的爵位,对不对?这个叫做人爵。那什么叫天爵?天爵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面起了一个疑惑,公卿大夫这个都是很具体的爵位,公侯伯子男都是很具体的爵位,所以人爵没有疑问、没有问题。天爵,为什么孟子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叫做天爵?我们有一个官位,你的官位叫做仁官、你叫义官、你叫忠官、你叫信官,有这样的官位吗?没有。所以你们在探索思想的时候,义理要常常自己去思考。《论语》不是说“学而不思则罔”,罔是什么?惘然,没有用。你光学,光一天到晚读读读读,自己都没有融会贯通,没有去思考,没有用。“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学跟思要并进并重。既然仁义忠信跟公卿大夫性质不同,用我们现在讲性质不同,对不对?像我们讲五戒,杀盗淫妄酒跟仁义礼智信,古时候有这样相配的,它性质也不一样,杀盗淫妄酒是具体的行为,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德行,它只是相通的是精神,对不对?不杀生符合仁的精神;不偷盗符合义的精神,正正当当;不邪淫符合礼;不饮酒,酒能乱性,这理智的行为;还有一个什么?不妄语,守信用。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为什么是天爵?原来这是天爵的原因、成因、播种。你要这样子去做,种下了天爵的因,它的果还在后面。后面是什么?是荀子所讲的叫做五仪,仪就是行为的规范,五仪是五种人格的规范、人格的典范。从庸人,庸人就是凡夫、一般人,儒家叫做小人。小人有两种意涵:一个是官位,有做官的叫君子,没做官的叫做小人,就一般叫老百姓;第二种意义是德行上的意义,跟君子相对的,君子是在位的,是有德行的,小人是德行不好的叫做小人。所以君子、小人有两个含义,再重讲一遍:君子、小人指做官的跟老百姓,一般不做官的老百姓,那个是就位阶来讲、地位来讲;第二个意涵是跟德行有关,德行崇高的叫君子,德行不佳的叫小人。那么你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当然也有人没办法跑到终点,一开始就放弃了,那就叫做庸人;进一步做是士;再努力做叫做君子;进一步到贤人、到圣人,这才叫做天爵。我们尊崇的、我们推崇的就是君子、贤人、圣人。

原来天爵有因有果,孟子讲的是天爵的因,到了荀子讲五仪,这就是天爵的果。我们佛家叫做果位,听过吧?证果位。证什么果位?断见思惑证到什么果位?阿罗汉的果位。进一步修菩萨道,菩萨分五十二阶,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妙觉,这个叫做果位,不是吗?所以儒家他虽然没有讲得那么具体,没有讲得那么详细,像佛家讲的这些断什么惑证什么果位,可是它都散见在几位圣贤他们的这些著作里头,孔子的《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都是先秦的。

所以什么叫天爵?就是他的道德充实于内,德充于内,然后所显现出来的人格典型。这些都是人格典型,当然庸人,庸人那个就不说了;从士,士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了这些人格典型就自然尊贵,自然尊贵就令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孔子有没有当过帝王?没有,后人给他一个封号叫素王,素,我们吃素那个素,素王。“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不要说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几个皇帝?太多太多,数不清了,你又记得几个?这些皇帝留下来的有很多是骂名。那你看看孔子没当过皇帝,人家反而封他叫素王,而且孔子的后代一直传传传传,传到现在,世世代代受人尊敬,每一个朝代,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大家都尊敬孔子,都在祭孔,这就是孔子的天爵,圣人,自然的尊贵。

我们不讲历史,我们讲眼前好了,讲我们现在生活的现代环境、现代背景。现在当总统,不管你是当这个国家的总统,当全世界的、全球的球长。现在当政治领袖常常要被骂对不对?可是你只要是德行崇高的宗教领袖,我们不分哪一个宗教,像天主教有教宗,我们佛教有各个团体的精神领导人物,在信众里面,他们的地位是非常的崇高,是非常得到敬仰、敬重的。哪怕不是宗教人物,还有很多令人发自内心尊重的,像印度不是有德蕾莎,还有很多很多,都是让人发自内心的敬重,因为他们德行光辉所散发出来的,德行的光辉,我们尊重的是他的德行,这就叫做天爵,这个天爵是靠修修来的。

所以《论语》上面有一则说,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蘧伯玉到了五十岁,将近五十岁,他还是在反省,还是在检讨,过去四十九年有很多做错的地方。他的目标就是希圣希贤,成圣成贤。就像我们学佛一样,我目标就是成佛,永远不停的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

这样各位了解吗?听懂吗?从天命到天爵,天命讲的是它的道理,就是天爵有因有果,天爵的因就是仁义忠信,你要行仁义、行忠信,你要乐善不倦,这是种下了天爵的因;然后慢慢修、慢慢修,你才会成为君子、贤人、圣人,一步一步来,有事有理,所以我们这样子来看就很清楚。天爵的因果关系,修天爵是它的因,成就五仪是它的果,从孟子讲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到荀子的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

这个表这样各位一看就很清楚了。孔子五十知天命,知,他用一个知,知就是领悟那个道理。就是了解到你要成为圣人,必须要透过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样子慢慢修,从一般人、凡人到知识分子。为什么叫知识分子?因为古代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对不对?能够受教育的只有士这个阶层,只有知识分子,士,士大夫那个士。所谓这个士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做官的,最基层的那个小官吏叫做士;另外一个就是知识分子,有机会接触学习、接受教育的,这个阶层叫做士。接受教育,你才有办法去学习这些希圣希贤、成圣成贤的这些大道理。这在古时候的确是如此,不像现在知识这么普及、教育这么普及。

所以一个讲修,事修又讲理悟。我们佛家不也是这样子吗?你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真的就成佛了吗?你顿悟了空的道理真的就成佛了吗?有那么容易?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还要来这个世界多少次?还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不是矛盾的吗?明心见性只是悟了那个道理,见性成佛只是往成佛的路迈进而已,不是你现在真的就成佛了。每一个人都是理即佛,这是天台宗讲的,大家都有佛性,理论上,在道理上来讲,在理论上来讲大家都是佛,都是未来佛,那是未来,不是现在都是佛。所以见性成佛,只是你见了性,悟了那个本性,悟了那个真如本性,悟了那个理而已,后面还要修。所以你看禅宗的祖师大德,开悟了以后,开悟了以后做什么?就去厨房做那些苦力劳力的。你不要小看,那个也只有开悟的人做得来,没有开悟的人做不来。在厨房里面做这些劳力的事情,扫厕所、煮饭、洗米、挑水,这个就是在磨你的贪嗔痴,这个都是在修。理悟跟事修是两回事。

所以回到刚才我们讲,无可奈何你就安命吧,你就安于天命吧。所谓安于天命你就要相信,这一切都是有他的因缘果报,你能够改变的因缘果当中,因已经种下去了,有些已经既成事实,已经结成果了,现象都出现了,无法改变,无法改变既成事实。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说,我这样讲是同样的两个因都种下去了:甲这个因所结出来的果,果报都已经呈现了,无法改变事实;乙这个因已经种下去了,果还没有成熟,你还可以从缘去下手,“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所以在因缘果当中,你种了善因别得意,假使你没有继续给它善缘,它是不会结善果的对不对?不小心,不是故意的,种了恶因,怎么办?整天在那边提心吊胆,我不晓得什么时候要受这个恶报。也不用太过于做无谓的担忧,你只要不继续提供给它恶缘,这个恶因就不会结成恶果。但是它的因还是在,还没有断除,只是它不会继续发展,不会结成恶果。这跟播种种子一样,种子播下去的话,你如果给它阳光、空气、水分,这些叫做缘,他就会一直的发展,最后萌芽、茁壮、开花结果。那你把这个种子播种下去,也不给它水,也不给它空气,也不给它肥料,没有水的话连发芽都不会,更不要说长大。所以因缘果当中这个缘很重要,善缘,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

所以我们要安于天命就是这个意思,既成事实了,你就要面对这个果,面对这个结果;还没有开花结果的,还在发展当中的,你就不要再去加恶缘。所以相信因果,不是就坐在那边什么事都不做,该做的还是要做。该做的就是广结善缘,继续去改变,改变条件、改变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它的善因继续增长,让它的恶因没有机会再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在那边怨叹躁急,又增一病。我们上次讲惑业苦,你那边惑,迷惑,迷惑颠倒又造业,造业,要解除这个迷惑,你不是釜底抽薪,你又在那边扬汤止沸,又更增加另外一个苦果来。

好,接下来“仇无大小”。

学生:“仇无大小。只怕伤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老师:好。你如果跟人家结了仇了,结仇这个仇有大有小。譬如说古时候讲最大的仇叫做杀父之仇怎么样?不共戴天。杀了他的父亲,所以他的孩子就要报仇,然后这个孩子为了报杀父之仇,又去杀了这个人,这个人的儿子又继续这样报仇,有没有完?没完没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是讲,这个仇不管是大、不管是小,不是说很大的仇恨他才会来报,一点点小仇,哪怕是你对不起人家,亏了人家的一百块,或者是你打破了他的一个杯子,这个杯子价值不多,可是这个杯子对他来讲意义很重大,他损失这个杯子几乎要了他的命,这叫做伤心。不论大仇小仇,不在仇的大小,重点在于是不是伤到他的心。杀父之仇当然是伤心,一个小东西,或者是说你哪一天在公开场合让他,你羞辱他,羞辱他其实跟杀父之仇比起来算小了,可是你严重的损害他的自尊心,你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一定要报仇。所以“仇无大小,只怕伤心”,这是讲报仇的部分。

再来报恩,“恩若救急,一芥千金”。你对他的恩惠,哪怕是小小,很小的小恩惠,可是对他来讲,这是他的很重要的一个危急。譬如说这个人落难,落难到身上身无分文,已经好几天没饭吃了,这个时候你赏他一顿饭吃,一顿饭不算什么吧,可是对他来讲很重要很重要,救命之恩,这个时候叫做“一芥千金”。这个芥本来是小草的意思,用这个来比喻很轻微、很细小的事物,哪怕是像一根小草那样子,也跟千两黄金一样那么重大。

所以仇不在大不在小,只怕伤了他的心;恩惠也不在大不在小,重点是不是对他来讲是很急迫当中的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比起那个锦上添花,你锦上添花没什么意义,他已经不在乎这些多一个少一个,雪中送炭那就不一样了。

来看一下淮阴侯韩信的故事,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原文。来,让你们念一遍,“淮阴侯韩信者”。

学生:“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老师:好,我还是简单的讲一下。“淮阴侯韩信”,淮阴侯是后来他被封的,因为他的故乡在淮阴。淮阴在哪里?淮是哪里?淮是什么?淮河。淮河又在哪里?你们在马来西亚有没有读中国地理?有,淮河应该知道,在北部、中部、南部?中原地带。淮阴是淮河之南还是之北?山南水北叫做阳,山北水南叫做阴,所以淮阴就是淮河之南。他被封为淮阴侯。

“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原先他是布衣,布衣就是老百姓,还没做官。贫穷、无行,这边念ㄒㄧㄥˋ,品行又没有特别好。“不得推择为吏”,古时候有一种举荐孝廉,听过吗?很孝顺的、很廉洁的,自然有人推举你去做官,韩信还没有到这个程度,所以没有被推荐。“又不能治生商贾”,又没有办法做生意。“商贾”就是买卖,经商买卖。“治生”,治生我们前面不是讲过吗?生理,就是谋生的技术、谋生的技能。他又不能做生意,又不能够自己经济独立,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也不行。所以常常从人寄食饮,“寄食”,寄饮食、搭伙,到别人家吃饭,这一户、那一户、好朋友,今天到你们家吃顿便餐好不好?好吧,就这样东一户西一户。到最后“人多厌之者”,不欢迎,吃久了都不欢迎,干嘛要养你?而且古时候人家,大部分家庭经济也不是挺好,养活自己都有困难,何况要多一个白吃白喝的?于是最后只好去找谁?台湾现在也是,那些游民最后不行了找里长伯,找里长伯去了。

“常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从其下乡南昌亭长”,“亭长”就是现在的里长,“寄食”,讲好听就是叫寄食,讲难听以后就是赖上你了,而且一寄“数月”,要几个月。因为我是亭长,我不得不照顾我的里民,所以里长不好说话,这个时候坏人就由谁当?夫人,里长的妻,“患之”,觉得很讨厌,觉得很受不了,一看到他来了就给他脸色看。于是又想了一个办法,因为我们中国人毕竟是比较厚道的,他不会翻脸,不会用恶言恶语相向,不会把他撵走,他就是委婉的让当事人知难而退,这就是叫做“温柔敦厚,诗教也”,中国号称礼乐之邦,号称诗,诗的民族。所以一般人受过这样的熏陶,不管他读不读过《诗经》,总之都有受过这样的温柔敦厚的熏陶,这叫文化素养。她想了一个办法,就让他碰软钉子,叫做“晨炊蓐食”,早晨起来、起床,很早就把早餐做好了,就在,蓐就是床褥,就是床上席子,草席上面,就在房间吃早餐,不去餐厅。因为餐厅,就是厨房餐厅,平常吃饭的地方,提早开饭而且转移阵地,韩信到了早餐时间,平常都是七点半,七点半来,“抱歉,我们吃饱了”,“不为具食”,就不再替他准备早餐了。韩信也知道他们的用意了,就很生气,好,不给我吃,我就走人,“绝去”,就这样饿肚子。

底下这一段我们再念一遍,“信钓于城下”。

学生:“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老师:饭(反)信,念第三声,动词。

学生:“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老师:好,韩信就这样子没饭吃了,就去城下,城墙下面钓鱼,看看有没有钓一、二条鱼可以果腹。旁边有一些妇女在那里洗衣服,“漂”就是洗衣,或者是古时候丝、蚕丝,必须要在那边洗洗、清洗。其中有一个洗衣妇,漂母看韩信,其实他是长得一表人才,看他瘦巴巴的,饿得不成样子,于是就同情他、怜悯他。“饭信”,这个地方念饭(ㄈㄢˇ),就是动词,拿饭给他吃。《论语》的饭疏食,曲肱而枕之,《弥陀经》里面也有,“饭食经行”,可是一般人好像都念饭(ㄈㄢˋ)食经行,正确的应该念饭(ㄈㄢˇ)食。就这样子“竟漂数十日”,就这些洗衣妇,在这边洗衣服洗了几十天,这一位漂母就这样天天给他饭吃。韩信好开心,就告诉这个漂母说,我将来,只要我发达了,我一定会好好的报答您,重报,“重报母”。结果这一位漂母也很有格调,她很生气说,你这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活到这一把年纪,还没有办法养活你自己,我只是觉得王孙,“吾哀王孙而进食”,王孙是对他的客气的称呼,我看你也是一表人才,将来你努力的话也是一个大将之才,我只是觉得很可惜,你这很可惜,所以才给你饭吃,你以为我是希望你报答才给你饭吃吗?你也太把我低估了,低估我的人格了。她是当然没有这么讲,是这个意思,“岂望报乎!”几句话就把这个漂母的崇高的胸襟显露出来了。这是讲他过去的事情。

《淮阴侯列传》,你们有机会也可以读一读《史记》,增广见闻。《史记》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著作,还有文学著作,太史公的文笔非常的优美,尤其这些列传读起来,那些人物就好像活活泼泼的,生龙活虎一样呈现在你的眼前。中间那些我们就跳过不讲了,他后来怎么样去得到刘邦的重用,然后中间又有经过几番的这些怀疑,然后起起落落等等等,我们就略过不讲,直接看到他后来功成名就以后。还没完,还有一段,这一段也很重要,“胯下之辱”。来,我们念一下,“淮阴屠中少年”:

学生:“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

老师:长(ㄔㄤˊ)大。

学生:“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裤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老师:好。“淮阴屠中”,“屠”就是屠宰场,市场,有一群少年,其中有人侮辱韩信、羞辱他。怎么说呢?“若”,若就是你,你我他那个你。你虽然身材长得很高大,长就身高很长、很魁梧,不能念长(ㄓㄤˇ)大,是长(ㄔㄤˊ)大。又“好带刀剑”,身上都带着刀、带着剑,好像很威风的样子,不过我看起来,你那个刀剑只是虚张声势,只是给你来一个壮胆用的,我觉得,我认为“中情”,中情就是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很怯懦、很胆小,才需要带一把刀剑,带一把剑在那边壮胆。于是第一个开口,其他的人就跟着起哄,也是一样羞辱他说,韩信,你如果不怕死,“能死”就是不怕死,来,刀拔出来,你刺我;你如果怕死,“不能死”就是怕死,你如果怕死的话,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钻出去,钻过去,就这样子。

于是韩信,“孰视之”就是一个一个眼睛仔细端详,套句现在的话,我要好好记住你们,君子报仇三日不晚,是不是?那是现代人的心态,韩信是另外一种胸怀,不一样。他只是,他当然要认清楚,看看今天是谁在侮辱我,以后怎么做再说。于是仔细端详一下,就“俯”就是弯身,从他的胯下就这样子爬过去,蒲伏就是我们现在另外一个写法的匍匐,匍匐前进那个匍匐。整个市场的人统统在那边嘲笑,嘲笑韩信说胆小鬼、胆小鬼。

好,中间的过程我们就略过不讲,最后他回到他的封地。大家再念一遍,“信至国”。

学生:“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老师:好。韩信后来被封为淮阴侯,就回到他的封地,这个国就是他的封地,于是召所从食的漂母,“赐千金”,就把他当年在他饥饿难耐的时候,给他饭吃的那个洗衣服的妇女,给她千两黄金。还有下乡的南昌亭长,给他一百钱,他说里长,里长先生,公也是尊称,你是个小人,“为德不卒”,为德不卒就是说做好事没有持续。这个只能怪老婆,但是当时那个情况也怪不得人家。但是你看韩信他不是在报仇,他只是在报恩,只是说恩惠分等级。还有召那个羞辱自己那个少年,叫他从胯下爬过去的人,封他一个中尉,这是有气度。然后顺便“告诸将相”,告诉他左右部下说,他是一位壮士,当年他在羞辱我的时候,难道我不敢杀他吗?我可以杀他,我也杀得了他,但是“杀之无名”,我要杀他的理由不够充分,只是为了这样子就取人家一条命。你看古人,古人讲道义,不像现在喝酒,甚至为了多少钱就取人家一条命,现在的人是盗实在是无道,古代是盗亦有道。杀之无名,没有充分的理由,“故忍而就于此”,所以我当时忍下来了,才能有今天;如果我当初把那个人给杀了,我就被抓去坐牢了,也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一个事业,没有这样的一个成果了。

好,这是现在淮阴侯的故里,里面有一个报恩亭就是漂母墓,还被保存得这么良好。大陆上有很多类似这样子的一些事迹。

所以我们刚这一段讲到报仇跟报恩,大家尽量朝报恩的正向思惟去学习,报仇那个我们就宽宏大量,君子不计小人过。

这节就先讲到这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