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帝国SP驭电飞行篇

2023/2/13 来源:不详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文/东方未明

导语:之前鄙人的两篇机器人文化简史《上篇·欧美起源篇》和《下篇·日本异化篇》都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真是感到意外。原本打算就此收手的,但掐指一算其实还漏掉了近代机器人类型当中最重要的一种,岂能就此罢休?所以硬着头皮,继续写下去啦!

没错,这次要向大家介绍的正是90年代燃烧至今的当红科幻类型:Cyberpunk。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说,Cyberpunk怎么能算机器人故事啊?虽然部分作品的确会出现先进的机器人,但一来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不远的未来(通常不超过年),二来科技水平也并没有发达到能造出如此精密的机器人,你这不是在糊弄人吗?

非也非也。Cyberpunk在我看来的的确确就是机器人文化的传承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Cyberpunk作品给已经到了创意尽头的机器人类型开创出新的一条路——

谁告诉你,机器人一定得有实体的呀!

是的,Cyberpunk向我们展开了另一个世界观:机器人还可以活在虚拟世界,还可以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类与机器人的区别,或许只在于是否以电维生……

「港口上空的天色,一如失落讯号的电视频道……」

#def.[AboutCyberpunk]

万事休提,先说起源。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把Cyberpunk的流行译名(诸如「赛博朋克」等等)写出来,而是直接写原文。如此并非为了装逼,而是因为Cyberpunk这个字眼目前流行的译名个人感觉不是特别好,所以干脆只写原文。如果要选的话,我会使用台湾AITNOG老师的译名「电驭叛客」,此译名音意兼顾,个人认为值得推广,算是比较贴切原文的一个译名。

说到这里,Cyberpunk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他寓意着什么意思呢?请容我细细道来。

foriinCyberneticstoPUNK

Cyberpunk这个名字要拆开两部分来看,即「Cyber」和「punk」。

Cyber,是Cybernetic(s)的简写,其中文翻译为「控制学/控制论/模控学」等等。这个名字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最早由法国科学家安培(就是电流单位的那位兄台)在年所发明。但赋予实际意义的是后来的一位美国科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

就是这位肯德基上校……

此君从小是个神童,12岁高中毕业,15岁取得学士学位,19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当年曾经受邀来到国立清华大学(现北京清华大学的前身)教书,在其课堂听课的学生当中就有 的数学家华罗庚。尽管诺伯特先生如此天之骄子,但无情的病魔却一直折磨着他。他的家族成员皆有精神分裂病史,本人也罹患躁郁症等精神问题,病情发作的时候行为会变得疯疯癫癫,说话胡言乱语,还有 冲动……

不论如何,年诺伯特先生发表了《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在其中赋予了Cybernetic(s)这个词语新的含义,并以此作为这门新的综合学科的名字。维基百科是如此描述这项新学科:「控制论是自动控制、传播学、电子技术、无线电通讯、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医学、数学逻辑、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力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后世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应用科学多少都会跟这门学科扯上关系,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电子(计算机)科技了。于是Cyber这个词后来就跟机器人、电脑等东西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新兴热门的科技词汇。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Cyborg这个造词。Cyborg,即CyberneticOrganism,混合机械的生命体、机械义肢体。电影或者游戏当中出现的大面积机械化改造人、人造人,身体充满各种机械义肢的半生物……这些都算属于Cyborg。

「Cyberpunk」一词即以类似的逻辑而生造出来的,其中的「Cyber」指的就是机器人跟电脑相关的内容。甚至,其故事主体就是在描述一个由机器人或电脑组成的超现实世界(CyberSpace),在那里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世界作出跟真实世界无异的行为,有时还超越了真实世界。科技已经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许多在过去坚如磐石的分野在此摇摇欲坠:当电脑运算能力超过人类想象时,它还只是一台普通的电脑吗?

Cyberpunk告诉我们,科技已经无处不在,无处不在到我们甚至不知道它无处不在。

那么,Punk又是什么?

Punk在中国一般翻译为「朋克」,在台湾则翻译为「庞克」。无论哪边翻译,我都觉得不够味道,按照Punk的核心精神,翻译为「叛客」才是 。

典型的punk打扮

时年70年代,西方国家由于政治和社会环境改变等原因,陷入一个经济繁华则人心堕落的境况当中。一群不满社会现状,反叛主流文化,甚至有反社会倾向的年轻人开始将他们的态度融入到音乐表演当中,借此抒发不满。起初,这只是一种地下文化,只在少数人当中流传。然而这种发泄不满的摇滚乐逐渐受到底层市民的接受,开始病毒式向外传播。这种起源于英国的非主流文化、新形态的摇滚风格如野火一般蔓延欧洲,甚至烧到美国本土。这种文化即是Punk文化。

Punk文化核心就是一个字:倔!由于兴起这种文化的那群家伙全部都是一些「社会底层闲散人员」,他们生活贫穷,对世界充满怨言,整天向着别人竖中指,因此Punk文化强调的永远都是对表面美好的世界如何不满和愤怒。在他们眼中,无论你们怎么把自己粉饰得干净文雅,但你们的内心其实都是肮脏和污秽的。再有就是对消费主义的焦虑和怀疑,他们相信阴谋论,认为这个人类活在资本市场的一个巨大阴谋当中,那些制造消费品的公司财阀早已经串通政府,让人民永远沉沦在物欲而无法自拔。 ,他们出身贫寒,衣物装饰全部都是废弃物或廉价商品,因此Punk文化的审美观永远都是一身黑,随意,凌乱而诡异,肮脏又堆叠,呈现出一种打破平衡的美感,叛逆于传统美观中对整洁大体的要求。

Punk就是Junk的变体,他们就是一群垃圾——无论自愿还是被迫。

不过随着Punk的流行和进入大众视野,这种底层人民的独特文化却逐渐被主流收编和驯化,渐渐变成了名牌奢饰品,某些上流贵族把玩的昂贵玩具。当年「叛客」们正是因为买不起那些名贵奢饰品才做出punk这种文化来,现在换成PUNK产品没人能够轻易买得起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好了扯回来。总而言之,Cyberpunk这种类型正是由Cybernetic(s)这种技术图景和Punk这种生活态度融合而来,表达出一种和过去科幻作品与众不同的调子: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模糊,个人与财阀的阴谋诡计,先进与落后的强烈对比,无产与有产的权力冲突,人性与兽性的内心斗争……

HighTech,LowLife(高科技,低人性)——正是Cyberpunk的 注脚。

(※这句话的一般翻译为「高科技,低生活」。但个人认为「生活」用「高低」去修饰有些别扭,因此将Life意译成「人性」。)

#class.[PreCYBERPUNK]

原本接下来应该谈Cyberpunk的诞生经历,不过对于那些很少接触Cyberpunk甚至完全不知道的读者来说,他们或许还没有对Cyberpunk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正式进入Cyberpunk的世界之前,我们不妨先退后一步,看看一些跟Cyberpunk已经十分相似但又还不能算Cyberpunk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或许更能深入了解Cyberpunk的风格都是怎么形成的。

早在公认的Cyberpunk鼻祖作品年的《Neuromancer》出版之前,美国科幻作家弗诺·文奇(VernorSteffenVinge)就在年发表了中篇科幻小说《真名实姓》(TrueNames)。故事当中描述了虚拟网络空间等Cyberpunk特征的概念。只是这部作品基调相对明朗,风格一点都不Punk,所以一般不会将其归入Cyberpunk之中,而是列为「准Cyberpunk」的作品。

这些「准Cyberpunk」作品或许跟后世的Cyberpunk作品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但不得不说这些作品都有可能启发了后世Cyberpunk的创作。而其中,最必须要谈到的一个作者,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仁兄,他被誉为科幻界的梵谷,生前的作品没人买,死后的作品没人买——得起!

这位便是传奇一生的P.K.D,菲利普·狄克(PhilipK.Dick)先生。

caseP.K.D=1:lunatic;2:prophet;...

那是年年末的一天。这一天平淡无奇,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医院中收留了一个病人,这是一个孕妇。不知为何,距离预产期尚有六个星期的这名妇女突然作动,眼看就要生下来了。医生当机立断,要让这孕妇体内的龙凤双胞胎顺利诞生到这个世界。

期间的过程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可知的是,这对龙凤胎终于保住了,婴儿的啼哭声预示着两个新生命的到来。然而这对兄妹并不知道,这新生命的喜悦却是命运之神的刻意嘲弄,熟睡中的他们必将有一人遭逢劫难——而另一人,将会承受无限痛苦。

一个多月后,双胞胎妹妹死于疏忽照顾和营养不良。

长大后得知此事的哥哥对此深感不安,他认为是因为自己害死了妹妹——营养不良,意味着营养都到了他身上了。这个念头最终折磨了他一辈子,使他始终走不出原罪的阴霾。为他将来写作灰暗阴冷的诡异科幻故事埋下了伏笔。

这个故事中的双胞胎哥哥,正是菲利普·狄克。

菲利普·狄克生长于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首先妹妹的死对他打击非常大,其次没多久父母因为无聊的搬家问题而离婚,好好的家庭就这么破碎了。获得抚养权的母亲却对他的感情冷淡,并不关心他。诸位也看到,菲利普·狄克的妹妹死于疏忽照顾和营养不良,说明菲利普·狄克的母亲并不是一个擅长照顾小孩的人,因此菲利普·狄克的童年并不美好。加上离婚后父亲又对母子俩不闻不问断绝来往,这使他的内心更加封闭了。与此同时他还患上了吞咽困难症,终其一生都无法在公众场所进食。身体更是出现各种健康问题,他会经常突发性眩晕,发作时根本无法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成年后的菲利普·狄克过着非常贫苦的日子。更糟糕的是,他被确诊患上精神分裂症。这使他的开始出现一些难以言喻的幻觉,并且感到浑身的不自在。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菲利普·狄克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人,但命运之神注定要跟他不断开玩笑——他染上了毒瘾。

在精神问题、毒瘾发作、童年阴影、内心创伤、生活拮据等等多重搅浑下,菲利普·狄克眼中的世界产生剧变,他发现真实和虚幻在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了区别,假亦真时真亦假。手边摸到的物品可以是仿造的,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可能是假扮的,甚至记忆也有可能是虚拟的,自我认知也只不过是一场骗局……

菲利普·狄克就是在这么一个时常神智不稳定的状态中度过后半生。据说梵高的眼睛异于常人,或者干脆就是患有某种疾病,因此他才能画出色彩如此大胆的画作来。毫无疑问,菲利普·狄克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精神问题的折磨使他写出了大胆、异色、疯狂一般的科幻小说来。早在那个电子网络世界还只是高深理论的时代,菲利普·狄克,一个疯子,就已经凭借幻觉超越时代地预言了一个真假莫辩的未来。菲利普·狄克的作品中充满了这种怀疑真实,边界模糊的调调,而这个调调正是被Cyberpunk发扬光大。

接下来,就拿菲利普·狄克的其中一部名作介绍,你就明白为什么他的作品是如此深刻地影响和启发Cyberpunk了。

《Ubik》(幽闭/尤比克)

小說的背景是年的「北美聯盟國」。當時人類已經在月球進行殖民,同時擁有相當高超的生命科學技術,能將生理學上定義為死亡(如心跳停止)的人進行冷凍,並探測其大腦皮質存餘的神經活動,使之可以和外界的人溝通。這樣的一個「活著的」狀態被稱為half-life。Half-life非常奇特的一點是,由於電子網路的串連,往往一個冷凍槽中的個體能夠與另一個冷凍槽中的個體溝通-儘管在外界的人看來,他們都是死去的。

在當時人類社會中有許多擁有強大心靈能力的超能力者。大老闆MrRunciter雇用了許多超能力者專門從事保障顧客的隱私不被其他超能者所盜取。也因此MrRunciter的業績蒸蒸日上,與另一位RayHollis所掌控專門從事探查隱私工作的公司處於對立狀態。

故事的主角JoeChip本身受雇於MrRunciter,負責替MrRunciter篩選有潛力的超能者以為公司所用。在一次任務中MrRunciter與Joe,以及公司內最強大的幾位超能力者前往月球談生意,卻意外遭到了來自對手RayHollis的炸彈埋伏。結果Joe等人勉強脫險,而老闆MrRunciter卻不幸死亡。Joe立刻帶領其餘同伴打算返回地球將MrRunciter進入half-life狀態,然而在這趟過程中發生了許多不尋常的事件——原本高科技的未來世界,突然不斷向後倒退時代,所有人與物品都在腐朽當中。

Joe終於了解到真相:在月球的爆炸中,其實自己和大家都死了,他現在其實是位於冷凍槽中的half-life狀態中。反過來, 倖存的人是MrRunciter:他正試圖從外界傳達「非常重要的訊息」給Joe等人。透過MrRunciter的努力提示,他開始了解有一種叫Ubik的物質可以保持虛擬時空的穩定,不至退化下去……

如果没告诉你这是一部发表于年的科幻小说,你肯定会说这应该是部Cyberpunk小说。然而并不是!在当时现代电脑技术才刚刚起步,电脑之间能够连接起来也只是理论上可行。可即便如此,菲利普·狄克已经生动地描写了「人脑意识大串联」「无限接近真实的虚拟世界」这些后世Cyberpunk最标志性的设定。

这个故事 的反转正是前半部你以为自己跟着主角经历的世界是真实的,随后才揭露你刚才身处的才是虚假世界,真实世界其实在外头呢!故事当中,「Ubik」是一种能够使虚拟空间稳定下来的神奇道具,大概就是一支喷雾的样子(所以《Ubik》的封面多是以喷雾为主题)。最神奇的是,「Ubik」必须在虚拟空间当中合成出来,而主角所身处的空间正在不断衰退当中,前一秒刚收集完喷雾的原材料,下一秒就衰退成别的东西了!

「Ubik」的名字来源于「ubiquitous」这个单词——意为「无处不在」。这支神奇喷雾其实象征着菲利普·狄克的经典论调:你以为无处不在(ubiquitous)、普遍存在、习以为常的一切事物,是否只不过都是幻觉而已?

当然,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加上菲利普·狄克的学历并不高(他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严格的科学训练),因此他描写的虚拟世界在技术上根本不可能的,且故事当中并没有合理地解释这些科技的基本原理。但是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这么一个构想,也是相当的大胆和超前了。

顺带一提,《Ubik》还曾经改编成PlayStation游戏,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玩玩看……

除此之外,菲利普·狄克的另外两部短篇小说也有相当浓重的Cyberpunk风味。这两篇小说分别是《WeCanRememberItForYouWholesale》和《SecondVariety》。

很凑巧这两部小说都有电影改编,分别是年的《全面回忆》(TotalRecall)和年的《异形终结》(Screamers)。不过总体而言这两部都不怎么忠于原作,尤其《全面回忆》是编剧套用了原作的梗,然后塞了一堆菲利普·狄克风格的其他内容……

《WeCanRememberItForYouWholesale》(年发表)这个故事简单说起来,就是你的记忆不是你的,很有可能是伪造的。原本我们都认为人的思想和意识是个人独有且不可磨灭的,在此故事里这块磐石却被敲得粉碎——你真的确定你的过去是你的过去?Cyberpunk当中就有相当多作品谈到了这种微妙境界,因为在全电子化的世界当中,意识本身就是可以伪造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在这里已经分不清了……

《SecondVariety》(年发表)则是另外一种世界。其故事讲述未来美苏争霸还在继续,美国研发了一种自动机器人帮助杀敌。这种机器人最强大的地方在于他们会自我进化,像大自然生物一样优胜劣汰。结果就是这种机器人反面不认人,开始全面屠杀人类。而这种机器人凭什么能够反叛人类?原因在于它们进化出杀人的 技巧——模拟成人类,骗取人类的信任!一开始是假扮成伤兵,混进碉堡;后来这个形态被认出来了,他们就假扮成遗失在战场的可怜孤儿,让人放松警惕;到 还是被认出来了,于是机器人祭出了它们的杀手锏:被称之为「第二变种」(SecondVariety)的神秘型号……

会自我进化优胜劣汰的机器人、机器人跟人无法区分、为了对抗机器人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彻底不信任……这是一个奇妙扭曲的世界观,却跟Cyberpunk的世界观如出一辙。Cyberpunk谈的正是因为技术的无限提升导致人(有机体)跟机器(无机体)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一个全身都是机器义肢,只有大脑是原装的个体,她还算不算是人类?说起来,人类又该怎么定义?当机器人能够像大自然生物一样繁衍生息,那它们又算不算是一种生物?

gotoTRON

我知道提及菲利普·狄克就不得不提另外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 一部在菲利普·狄克的改编作品当中大众认知最广,评价口碑 。没错,这部电影正是《银翼杀手》(BladeRunner)。

电影海报看多了,上同名游戏版的(可怜的西木头……)

《银翼杀手》改编自菲利普·狄克的小说《DoAndroidsDreamofElectricSheep?》(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于年上映。《银翼杀手》的故事虽然没有谈什么电子网络,里面的电脑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常常视之为Cyberpunk的作品之一。这是为什么?

原因在于《银翼杀手》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HighTech,LowLife」。故事所表现的未来科技非常发达,连跟人类一模一样的仿生人(Androids)都能制造出来。然而整部电影却没有一场戏是有充足阳光的,总是弥漫在阴暗和雨水当中。底层人民并没有享受到高科技所带来的美好,而是反而被高科技所压抑着,过着贫苦凄凉的生活……

《银翼杀手》非常视觉化地把Cyberpunk世界的一面展现出来,以至于后世的Cyberpunk作品在画面风格上无一不向该作取经。因此《银翼杀手》在后来公认为Cyberpunk的经典作品。

《银翼杀手》用视觉化表现了Cyberpunk世界真实的一面,那有没有别的作品展现了虚拟的一面呢?很凑巧,年同年上映的另一部电影恰恰做到了这点。而这部电影竟然是由迪斯尼投资开拍的!

《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

这部电影可谓是世界上 部用非常具体的视觉表现描述了虚拟空间概念的电影。同时他还算是世界上 部以电脑 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当时一出来可是把不少观众都看惊了——要知道在当年,个人电脑在美国才开始有普及苗头,这部电影已经告诉你还能进入到里面去冒险!后来进入电脑业界的精英们大多数都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对电脑产生兴趣的,据说在一些老牌电脑公司里,你还能找到当时配合电影发行的街机框体……可以说,在美国,如果你到电子技术相关的行业工作却从没听过《TRON》的大名,那你就甭想在那个圈子里混下去了。

不过如此高瞻远瞩的电影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掌声。这是在于本片的定位在当时来说不够清晰,冲着迪斯尼招牌的大众熊孩子们看不懂那吊炸天的剧情设定,讨厌迪斯尼招牌的成熟大人们又不想进场……这导致本片票房失利,损失惨重,只能靠街机框体回本。这也使得迪斯尼在随后的十多年内不敢再碰真人电影这块。最啼笑皆非的是,有传当年奥斯卡并没有把 奖颁给他,原因在于「真人电影用电脑做 是在作弊」……

无论如何,《电子世界争霸战》向当时处于萌芽时期的GEEK们提供了一个 的先例,对Cyberpunk的诞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年,迪斯尼隔了20多年后再度抄冷饭,推出了续作《创:战纪》,不过这时候电子世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

海报构图简直就是在致敬前作

非常遗憾的是,年《银翼杀手》和《电子世界争霸战》上映之时菲利普·狄克因为中风伴随心脏衰竭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53岁。他生前只看了《银翼杀手》的粗剪样片,没来得及在电影院看到正片上映。他也办法没看到两年之后,有一部小说改变了整个科幻界,开创出一种有他推波助澜的新科幻类型。究竟他在死前感到的是遗憾,还是解脱?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但是我相信,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他的眼睛依然注视着我们,一如我们也在注视着他的子孙作品……

#type.[Cyberpunkfroms]

正如我在机器人文化简史《欧美起源篇》中介绍的那样,年是Cyberpunk元年。那一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FordGibson)发表了小说《Neuromancer》(神经漫游者/神经浪游者/神经唤术师),奠定了Cyberpunk的基本形态,开创出这个新的流派。

很有趣的是,年也正是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的 反乌托邦科幻小说《》所发生的年份,而Cyberpunk故事本身就含有强烈的反乌托邦意识。Cyberpunk的典型故事中,主角往往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黑客(Hacker),从事一些非法活动。在战斗当中,主角们往往获知这个高科技时代原来是建基于大财阀对小市民的无情剥削,他们意图利用电脑网络操控全世界。要么就是这些财团玩火自焚,制造出反叛人类的超级AI,使人类跌入浩劫当中。主角们便是举起反旗向极权对抗的 人。

到底为什么Cyberpunk为什么大多是一个反乌托邦的基调?为什么这种类型的科幻作品会把Punk精神融入进来?

disposeCyberpunk_style.update=ASIA

这一切都要从80年代的社会环境说起。

进入80年代,苏联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世界霸权开始呈现往西方(美国为首)倾斜的态势。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以来西方不甚重视的亚洲却突然发力,在经济上取得非凡的成就。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这四个经济体在当时并称为「亚洲四小龙」,风头一时无两。

作为亚洲强国之一的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于人。其时日本朝着泡沫经济高歌猛进,日本人手里有钱了,就跑到美国欧洲买地皮,买大楼,买黄金。全球资本市场在以日本人为首的亚洲热钱涌入后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银弹战场,企业兼并、投机,助长了短期利润的巧取豪夺。而电子科技的加入更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不断升温。劳动力市场日渐萎缩,底层社会成员的经济权益不断遭到侵蚀……于是西方社会(尤其美国)呈现出对跨国企业残酷竞争的厌恶和多元文化渗透的焦虑。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新贵通过电脑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迷幻的新领域。他们通过电脑黑进各种系统,盗打电话窃取银行卡,有时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这群反叛的高智商高水平年轻人俨然成为了电子时代的嬉皮士,他们叛逆,吸毒,滥交,讨厌极权。同时由于异国文化(尤其是亚洲的,日本的)的强势入侵,他们对此充满猎奇心理。这群人便是最元祖的GEEK。

这些人发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资讯爆炸的时代,看似繁荣实则空虚,表面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更加舒适,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张了。这种压力迫使他们寻求发泄的渠道,而Cyberpunk正好反映他们感到的焦虑、悲观以及愤怒。因此在80年代,Cyberpunk成为了科幻的一股新浪潮,席卷全球。

跟某些Cyberpunk作品当中的世界相比,《》简直就像是一个老年人健康度假村。因为在Cyberpunk的世界里,人性被压到 ,甚至泯灭人性。为了生存,人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来。犯罪遍地横行,正义无法声张,政府施政无能,财阀哄抬物价,经济成果全部垄断在某部分特权阶级当中……面对如斯环境,人们却沉溺于网络世界和毒品,试图在快感的海洋当中逃避现实。人们已经没有勇气去直面罪恶,更别说试图去反抗或呐喊。因为在Cyberpunk的世界里,社会和人心已经糟糕到无可救药。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Cyberpunk故事会提到香港的九龙城寨,或者在别的地方将九龙城寨复刻出来。作为国际经济重镇的香港,却有着这么一个三不管的脏乱地带,可谓是完美地以视觉呈现了「HighTech,LowLife」的状态。

某程度上,Cyberpunk真是不幸言中了我们的现状。的确,我们目前还制造不出如此拟真的虚拟世界,但是我们已经越来越依赖电脑网络。买东西可以在网上解决,接收资讯可以在网上解决,连工作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不仅在家如此方便,出门了也一样方便。4G网络和WIFI网络的覆盖,让我们几乎九成以上的时间都是泡在网上。没错,就连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拜网络所赐。

有一种说法认为,今时今日我们一天的信息接收量是两百年前某个平民一年的量。科技进步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空闲时间。然而实际上是这样吗?效率提高的同时,我们的工作量也在增加——科技的提升非但没有让我们变得更闲,反而变得更忙!

忙着刷微博,忙着刷   前面说过威廉·吉布森是读英国文学出身的,这种文字小把戏可是他的专长。所以要想用中文把这种英语文字双关游戏准确表达出来几乎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文章当中不以译名作为标准的原因。不过看得出中文译名也是尽量往原文的含义去靠拢的,比如中译的「漫游者」就跟「mancer」发音有那么一点相似,而且「漫游者」本身跟故事内容也是贴切的;台译则在意思上做文章,「唤」跟「幻」同音,「幻术」既可以是指现代巫师的那层意涵,也可以指故事内容的迷幻。且「唤」即「召唤」之意,跟原文内容也有对应的地方。只是无论怎么说,比起英文原文来说还是差了点……

Cyberpunk之所以盛行,桌面游戏可是功不可没。在Cyberpunk这 派创立以后,各种关于Cyberpunk的桌面游戏开始陆续上市,其中更以SteveJacksonGames公司出品,基于GURPS(泛用无界角色扮演系统)的《Cyberpunk》角色扮演规则书最为经典。

原本好好的一本游戏书应该谁也不会冒犯到,谁知道天惹不着地惹不着,偏偏惹到了美国政府头上!

年,当时SteveJacksonGames公司正在紧张编写《Cyberpunk》一书,突然美国特勤局的探员闯门而入,声称收到线报这里有人正在从事教导非法网络攻击行为,意图攻击国家机密资料库甚至泄露国家机密!这些探员当即把电脑都收缴了,还将其他资料一并带走。原来,美国特勤局竟然把一本教导如何在未来网络世界「进行犯罪」的游戏书当成了现实黑客的培训手册!

后来经过漫长的官司诉讼,特勤局终于撤销起诉,将收缴的电脑和资料都送回去了。可此时已经是年,加上电脑内的重要资料皆已删除,不可能把《Cyberpunk》完成。于是一众员工咬咬牙,凭着记忆硬是把《Cyberpunk》这本书重新写一遍。后来这件事情还在新版《Cyberpunk》中堂而皇之地登载出来,当然了,语气夹带嘲讽……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网络使用也是人权的一部分。于是他们创立了一个法律援助公益组织「电子前哨基金会」,旨在保障和推动网络技术应用。也因为这些人士的行动,最终迫使美国政府放开对个人网络的限制。这个由一本《Cyberpunk》游戏书所引发的事件,可是在网络史的教科书上有所记载的……

#obj.[GhostintheMatrix]

上篇说到,Cyberpunk(电驭叛客/赛博朋克)的诞生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亚洲(尤其是日本)的影响,那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很凑巧的是,跟其他科幻类型不同,Cyberpunk是少有的西方和日本几乎同步发展的一种科幻类型。甚至于你来我往,我影响了你,你影响了我,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形下,经典作品《攻壳机动队》(GhostintheShell)诞生了。

《攻壳机动队》是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于年发表的漫画作品。故事讲述在不远的未来,科技已经高到能让人用机械义肢替换身体,甚至将意识上传到网络。于是便有人利用高科技的便利进行犯罪。为了打击罪恶,日本政府成立「公安九课」,招募了一群身体已经义肢化的超级战士加入其中。而传奇战士,除了大脑全身义肢化的巾帼英雄草薙素子更是队伍中的 ……

我在机器人文化简史《日本异化篇》中谈过,当美国发明出一些东西而传到日本的话,这件东西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机器人传到西方,被日本人发展出「超级机器人」文化,可谓例子之一。而Cyberpunk传到日本,竟也跟母国美国有些不一样。

早期传统的Cyberpunk故事基调之一是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的强烈冲突。故事中的主角大多是游走法律边缘的黑客、混混、走私客等等。随着故事的推进,属于底层人民的主角才发现这个世界的主要问题其实都是上层建筑的阴谋,因此他们要向这些特权人士揭起反旗。而《攻壳机动队》却完全反过来:主角是个公务员!

如果说以《Neuromancer》为首的传统Cyberpunk故事是自下而上的「阶级革命」,那么以《攻壳机动队》为首的日本Cyberpunk则是由上而下的「犯罪管理」了。

不过这种改变并没有削弱Cyberpunk的魅力,某程度上还补充了Cyberpunk的其他角度。因为《攻壳机动队》描述的Cyberpunk世界,少了一些阶级冲突,多了一些人机模糊的定义探讨。其英语译名《GhostintheShell》中的Ghost既可以指人的灵魂,也可以泛指机器的灵魂:AI;Shell可以指肉体躯壳,也可以指机器的硬件。一个实体装着一个虚体,但这是人形的实体装着电脑的虚体,还是电脑的实体装着人类的虚体?

《攻壳机动队》一经推出便引发震撼,许多读者 次领略到真假莫辩的诡异未来世界。于是《攻壳机动队》这部作品便在历史上留名,成为Cyberpunk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来 动画导演押井守将其动画化,让《攻壳》的世界以影像的方式在世界流传。这一改编更令《攻壳》的影响力扩大,甚至烧到了美国去,影响了那边的Cyberpunk作品。

不过比起原作漫画,押井守的动画版显然严肃了许多,也沉闷了许多。原作漫画虽然基调是Cyberpunk的,但偶尔也会有些喜剧成分,士郎正宗不吝在自己的作品里添加各种充满想象力趣味的桥段。而动画版则加入了更多哲学思辨的探讨,使之内容成人化,深刻化。虽然这样看起来十分有逼格,也令主题深化升华,但缺点是不够平易近人,观看起来十分费劲。经常和同是经典的机器人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评为90年代最枯涩深奥的两部作品。

后来为了平衡和吸引新观众,以神山健治为核心的新型《攻壳》登场了。这次《攻壳》的世界从剧场版动画转为TV动画,内容比起押井守的剧场版好入口了很多,至少该有的娱乐效果神山健治都做出来了。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剧场版的特色,延续动画版《攻壳》不深沉会死人的高逼格风味。只是神山健治作为一名动画导演,个人觉得匠人气重了一点,虽然做出了精致的东西,但那种粗犷和大工不巧的味道却减少了几分。总的来说,无论是士郎正宗还是押井守还是神山健治,三者风格各有偏向,读者观众自行按照需要取阅吧。

话说自《攻壳机动队》以后,世界进入90年代,电脑科技拜日新月异的制造工艺所赐越造越小,电脑网络也越来越宽广。 的「摩尔定律」预言: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晶体管)数目,约每隔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而这个现象至今还在持续……

人们对电脑科技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觉得未来的人类跟电脑分不开来了。此时一部电影的出现,准确地描述了这种焦虑和想象。没错,这部电影就是中国影迷耳熟能详的——《黑客帝国》(TheMatrix)

关于《黑客帝国》所引起的反响相信我不用在此赘述。这里要说的是,《黑客帝国》的出现是一个结果,是Cyberpunk蓬勃发展后自然而然出现的集大成之作。真实的虚拟世界,人类被机器人统治,命中注定拯救世界的英雄……《黑客帝国》恰到好处地淡化了Cyberpunk那些难以入口的冷硬风格,套上大众喜闻乐见的希腊英雄史诗架构,一下子就让当时的普通观众「三观刷新」。因为此片大热,「脑后插管」更成为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口头用语……

《黑客帝国》的出现成就了Cyberpunk,也使Cyberpunk进入了一个缓慢的滑坡期。因为后续的Cyberpunk作品难以超越《黑客帝国》,容易变成东施效颦。甚至多年以来一直筹拍的《Neuromancer》电影版也因为《黑客帝国》的出现而显得没什么必要拍了——《黑客帝国》都已经将虚拟世界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你还能在画面上怎么超越他?

而即使《黑客帝国》本身也陷入了某种怪圈,两部续集场面变大阴谋更深,但始终无法给人更强烈的新鲜感。最终大结局差强人意,人类和机器的和解略显牵强……

要表现《黑客帝国》的世界观, 的选择不是电影,而是游戏!可是《黑客帝国》同期推出的相关游戏却普遍口碑不佳,最早的《EnterMATRIX》制作粗糙,玩法单调,加上最核心的「子弹时间」效果被其他公司早早抢注,因此很快就被人遗忘。之后推出的《黑客帝国ONLINE》也磕磕碰碰运营了几年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关停……

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前说到Cyberpunk这种科幻类型是日本跟西方互相交流的结果,连《黑客帝国》也是一样。原本就热爱日本文化的沃卓斯基兄弟(现姐弟)授权日本的一些动画公司拍摄同一世界观但不同于主线故事的《ANIMATRIX》(黑客帝国动画版),9段各不相同却又精彩纷呈的短篇动画以不一样的方式展现了《黑客帝国》的庞大世界观。其中,《第二次文艺复兴》跟正片有最直接关系,可视之为前传。这部分为上下的短篇动画阐述了人类是怎么欺负机器人,然后机器人反抗继而奴役人类的欧美经典机器人故事两大戏码……

先是机器人以人类的姿态向人类示好, 以自己的姿态向人类下 通牒……

ifCYBERPUNK==NOW;else...

许多人看完《黑客帝国》以后,或许会有那么一刹那怀疑自己的世界是否真实。不过大多数人都会很快恢复理智,笑着自我解释「那只不过是虚构故事,那样子的世界怎么可能会是真的」。

然而Cyberpunk离我们很遥远吗?不,Cyberpunk就在我们的身边……

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像Cyberpunk中描述的高科技世界或许还没办法实现。因为外设的成本和设计问题,目前我们也不打可能把自己的意识传送到虚拟世界当中。可是在中国,早就被一群看不见的机器人所统治了半个生活。

这群看不见的机器人,其实智能很低。它基本上只有一个功能。甚至低到必须整天要人类帮它维护。可是因为它看不见,而且遍布你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它非常容易起效。是的,这些机器人并不是 ,市面上也的确有很多方法和工具破解它。但是,与此同时这些机器人也在不断升级,道高一丈魔高一尺的攻防战时刻消耗着你的耐心。终有一天,你会觉得烦了,继而放弃跟这些机器人对抗。

说得很玄乎是吗。并不玄乎,这群机器人的能力很简单:只是在你访问某些特定网站的时候,它返回给你错误提示。

最恐怖的敌人,永远不是能给你看见的。

最恐怖的敌人,是那些你知道它存在,你却永远看不见摸不到它。

Cyberpunk的世界,我们已经一只脚踩过去了。

而大多数人,对此毫无知觉……

#module.[Entertainment:ACGNM]

一种类型的兴起和流行绝不只靠上述的这些经典作品,势必还有其他东西推波助澜。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样有趣的作品,有的是新兴的电子游戏,有的则是传统的小说漫画,但这些作品都有相当Cyberpunk元素,借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下面的介绍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从最能体现Cyberpunk的到只是借了Cyberpunk的壳。之所以有这个分级主要是照顾到读者可能对Cyberpunk的需求不一样,诸位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斟酌挑选。

硬核正本

既然Cyberpunk的世界观讨论的是电子虚拟世界,自然而然用电子游戏的方式最能表现Cyberpunk啦!当然了,Cyberpunk最早诞生在纸上的,关于Cyberpunk的小说、动漫画也有不俗的表现。有多少个Cyberpunk故事,就有多少个CyberSpace……

DeusEx(杀出重围)系列

说到Cyberpunk的游戏当然不得不提本系列呀。《杀出重围》系列 作登场于年,比《黑客帝国》 集只晚了一年,但其精彩程度并不亚于《黑客帝国》!残破扭曲的未来世界,机械义肢的普及化,扑朔迷离的庞大阴谋,神秘恐怖的超级病毒……最重要的,是这款游戏提倡开放式体验:是如中文译名那样用暴力杀出重围?还是躲在暗处用小手段解决问题?一切都是你的选择!

Cyberpunk(开发中)

注意!这款作品目前还没有正式面世,理论上大家还不能玩上他……但根据目前的介绍来看,此款作品很有大作潜力。本作由游戏界后起之秀,来自波兰的CDProject公司倾力打造。该公司的另一名作乃是奇幻沙箱游戏大作《猎魔人》(TheWitcher)系列,这一次CDProject将要用同样的思路制作关于Cyberpunk的游戏!完全开放的世界,真实和虚拟两重空间的冒险……想想都觉得过瘾。如果真出来了恐怕能弥补《黑客帝国》游戏版的各种遗憾吧……

SystemShock(网络奇兵)系列

这个游戏的故事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发了疯的AI如何整死你的故事!《网络奇兵》诞生于年,以 人称射击(FPS)的方式展现一个疯狂而残酷的恐怖世界。在那个3D游戏还不成熟的年代,本作就已经呈现出极高的水准,算是所有Cyberpunk电子游戏当中最经典的一作!5年后推出续作《网络奇兵2》,再续经典。题图上的是谁?她就是把你困在太空船的邪恶AI:Shodan,持一把冷峻的女声。有道是「男有HAL,女有Shodan」……

Shadowrun(暗影狂奔)跨媒体系列

Cyberpunk的故事以写实著称,大多发生在近未来,虽然科技发达,但通常来说连太阳系都出不去。Cyberpunk应该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类型作品吧?不!这世界上就是有反例——以「中古魔法世界糅杂未来科幻世界」的《暗影狂奔》系列堂堂登场!最早作为桌面游戏的本系列拥有庞杂的世界观,后来多次改编成电子游戏、小说。已经看惯了Cyberpunk那冰冷的机器世界?来,黑客武士放魔法,精灵兽人写代码!魔戒加上Neuromancer,你会惊叹于竟然这样也可以!

WATCH_DOGS(看门狗)

《看门狗》是一款开放世界型第三人称电子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扮演艾登·皮尔斯(AidenPearce),通过黑客各种与城市中心操作系统(ctOS)链接的电子系统解决大量任务。例如艾登可以入侵他人的手机,盗取其银行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窃取其银行储蓄。艾登亦可以引发交通设备故障,以引致交通意外发生。艾登更可以进行跑酷。玩家在游戏中并没有特定的任务或目标,而是通过增强现实查阅市民的个人资料,并推测其潜在行为。玩家在游戏中须要完成任务,包括杀死指定目标、逃避警察、保护潜在受害者等。此游戏更有在线多人模式,允许玩家在多人模式中控制监控摄像机入侵对手

育碧在年的游戏大作,一个用黑客技术耍酷的游戏!不过一如其他育碧游戏的常见毛病:优化不行,BUG甚多……

SnowCrash(溃雪/雪崩)

故事发生在21世纪初期的美国的洛杉矶,在这个未来中美国联邦政府将大部分权力给予了私人企业家和组织,国家安全交付给了雇佣军队,公路公司之间也相互竞争来吸引司机来上他们的路,政府剩余的权利只是做一些繁琐的工作而已,社会的繁荣安定与他们无关。

小说的主人公名为Hiro,他在他的名片上写着“ 的自由黑客和世界上最强的剑斗士”,在失去工作之后,他成为了一名为黑手党送比萨的快递员。在工作中他遇到了一名名叫Y·T的女孩,他们决定合伙进行情报工作。他们发现了一种名叫“雪崩”的药物,这种药物实际上是一种电脑病毒,这种病毒不仅能在虚拟体感网络(Metaverse)上传播,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扩散,造成系统崩溃和头脑失灵。这个病毒是五旬节教会通过其基础设施和信仰体系进行传播的。在Hiro和Y.T.的深入调查下,他们发现这种病毒与古代苏美尔文化有着莫大的联系。

《Neuromancer》后又一Cyberpunk经典作!紧张刺激的曲折剧情,细腻扎实的世界观描写,如电影分镜一般的流畅文字……不喜欢Cyberpunk那种愤世嫉俗过分悲观的调子?免惊!《溃雪》就如Cyberpunk式的武侠小说,向你讲述一个热血沸腾的近未来网络武侠故事!(日版封面是一众版本中最能抓住其精髓的,讚)

捍卫机密(JohnnyMnemonic)

公元年,资料除了透过电脑输送外,还可利用人脑运输。专业运输员尊尼为了运送更多资料,不惜洗去自己的记忆。一次任务中,尊尼被客户输入过量资料,若他不在二十小时内找到输出密码,他便会倒毙。另一方面,日本集团为了夺取他脑内的资料,也对他展开一场大追杀。

这部年上映的电影虽然评价不佳,却是当时少有的Cyberpunk电影啊……故事改编自威廉·吉布森的短篇小说,世界观与《Neuromancer》有直接关系,可视之为前传。而且威廉·吉布森有对影片进行指导,甚至一度有打算在片中登场《Neuromancer》的女主角Molly!可惜种种原因,这部电影拍砸了,除了世界观新颖外其他评价一般……有趣的是,男主角扮演者基努里维斯在几年后拍了另一部Cyberpunk经典作《黑客帝国》,某程度上本片也能算《黑客帝国》的某种前传?!

AKIRA(阿基拉)

年7月,关东地区使用新型炸弹进行爆破,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刻爆发。31年后,人类从一片废墟中重建都市,东京湾上建立了巨大城市——新东京。世界仿佛要恢复到以前的繁荣。

年的一个夜晚,新东京郊外的封闭高速公路上,暴走族团体正在公路上飙车。带头的少年,是一名叫做金田的职业高中学生。

突然,街上出现了一位奇怪的矮个子男子,暴走族少年铁雄为躲避车祸连人带车飞出公路。正当金田要拿那位男子问罪之时,军队驾驶直升飞机感到。将那位矮个男子与铁雄一起收押。

铁雄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似乎在从事超能力的研究。而金田则在盘算如何营救铁雄。二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因为神秘力量——阿基拉而已经开始了巨大的变化。

日本手绘动画的 挽歌,大友克洋的砸钱力作,Cyberpunk的日方经典代表!超能力、暴走族、机器人……别奇怪,这些也是Cyberpunk——因为Cyber不只有电脑网络呀!机器人本身就是Cyber的一部分呀!此片也创造了多个技术神话,那繁杂的细节动画,浑然天成的景观描写,毁灭东京时的震撼表现力……哪怕当今美国 詹姆斯·卡梅隆也得甘拜下风啊!

铳梦(銃夢GUNNM)

废铁镇中一位叫伊度的医生,有天在垃圾山上找到一个少女的机械残躯。原来她的脑袋还保持着假死的状态,伊度成功把她救活并为她改名为凯丽,但她已失了以前的记忆。伊度除了是医生外,原来也是赏金猎人。在缉捕犯人的战斗中他清楚知道废铁镇的黑暗,所以他希望凯丽能像个普通女孩子般过著幸福的生活。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凯丽原来懂得已失传的火星古武术“机甲术”。

虽然记忆失去,但她身体流著战斗的血,她不理伊度的反对而登记成为赏金猎人。凯丽的本性其实是很善良的,但她的自傲和好胜为她带来不少麻烦。加上她 的机甲术技巧,强大的战斗力为她注定了要不停战斗的命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铳梦》的世界里高科技是高科技了,但真正核心的地方是低人性。人命变成了可消耗的资源,为了生存人们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拥有高超的科技,却没有高超的道德……黑暗的地平线上,尚存什么样的光明火种?抬头望去,那高耸的巴比伦塔赝品又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希望?一切尽在木城ゆきと的经典Cyberpunk漫画《铳梦》当中……

玲音(SerialExperimentsLain)

岩仓玲音的同学四方田千砂 了。没有任何前兆的 事件让同学们不知所措,一周后,玲音收到了千砂的短信。明明已死的千砂居然以手机短信和玲音开始了交流。回到家,玲音用爸爸给她的电脑开始与千砂联系。当谈及为何 时,千砂回答说“因为我已经不需要身体了,没有身体,我可以在wired网络之间继续活着。”不解的玲音继续调查千砂的事件,发现wired网络之中隐藏的巨大秘密,玲音自己的身世也出现了谜团。玲音面对网络世界中的真相,耳边不断响起千砂的话“我生存在wired中,因为神在那里。”

Cyberpunk可以很叛逆,Cyberpunk可以很暴力,Cyberpunk可以很炫目,Cyberpunk还可以……很萌。日式美少女加上电子幽魂的哲学探讨,为你献上一部青春萌动但又沉闷之极的异色Cyberpunk作品。只要你能耐得住通篇压抑沉闷的节奏,或许你就能跟少女玲音一起发现世界的真相……

TEXHNOLYZE(机魂末世录)

故事描述的未来既残酷又美丽…绝望跟暴力蔓延着在这被世人所遗忘的街道——流9洲。一名为了生存参加生死拳击赛而失去生命的少年——栎士,还有可以预看未来之少女——兰。加上欧尔卡诺之 ——大西京吴,以及对这片土地有着深藏于心的雄心壮志之男子——吉井,组成了《机魂末世录》的故事。

欧尔卡诺以武力统治着流9洲。劳工阶级的武装集团,由其精神 木保所率领的救民--一群倡导自由的年轻人所组成的集团——罗汉。 是决定远离这个街道,而独自建构生活圈的加贝。就是这样的零星琐碎的集团斗争,巧妙地维持这街道的平衡点,这对街道的和平来说是必要的。还有以生化科技义肢接在人类身上之稀少物质,以及被遗忘的城市之 生存意义——拉菲亚花。象征这街道的欧贝里斯克纪念碑,静静地眺望着这街道喧哗。绝望之狂想曲正在这被世人遗忘的城市演奏着……

Cyberpunk的另一特色就是不讳言犯罪,本作更是赤裸裸地将高科技世界的罪恶直面呈现。落魄地下拳击手被装上机械义肢,继而因为一个护卫任务而卷入残忍的帮派仇杀当中……地上世界和地下世界有着天渊之别,穿衣服的未必是人,还有可能是禽兽!残忍、扭曲、颓废、绝望、末世……这部上映的动画注定儿童不宜:不是因为片中毫不避讳的残暴镜头,而是世界观渗透着永不断绝的无奈……

blame!

在网络崩溃时代,作为整个系统混乱之前的系统密使,孤身一人的雾亥手持“重粒子放射线射出装置”,自地下层上行,寻找网络末端未受污染的人类基因。他出现在一片荒芜,充满危险的地域中,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网络终端遗传因子,在充斥着安全警卫,建设者,统治局的异世界中不停搜索,抗争。

鬼才贰瓶勉的成名之作,以「看不懂」著称!目前只有漫画版,动画版虽然多次短篇动画化,但目前还没有正式长篇化。倒是在同作者的《希德尼亚骑士》第二季动画当中作为剧中剧惊鸿一现……

死亡代理人(エルゴプラクシー)

这个世界构建在人与机器共同生活的基础之上。在这个世界里,感情是不被允许且也不需要的事,这个科技无限发达,人情无限冷漠的都市被称之为“Romdo”。每个乐园的人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被称之为“Autoreiv”,用来检测人的感情波动;而人类也在提防Autoreiv,避免他们感染上名为“Cogito”的自我意识。

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被发生在Romdo的一系列杀人事件所打破。调查此事的市民情报局的Rilu发现这些杀人事件比想象中复杂和黑暗的多,随着调查的深入,Rilu的人身安全开始受到威胁,许多怪物、机械相继登场,一切都在阻止着她的调查。到底Romdo的背后暗藏着什么真相,让我们随着Rilu来一一揭晓。

Cyberpunk搭上各种神话哲学心理学,一下子逼格就上去了!冷酷美女烟熏妆加黑暗颓废风,讲述一个Cyberpunk式的后现代灵性故事……

花开两朵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Cyberpunk的故事风格也是在不断地变异当中。有一些作品乍一看上去跟Cyberpunk关系不大,实际深究下来就会发现其中蕴含Cyberpunk的精神内涵,这些作品可以算是与Cyberpunk一母双胎的奇妙兄弟关系!

心理测量者(PSYCHO-PASS,サイコパス)

计算人类的每个心理状态和个性倾向所衡量的值,通称:PSYCHO-PASS(心理测量者)被因而引进未来世界。因此,为让大众达到“理想的人生”这个指标,实现这些数值就变得非常积极。然而,有关犯罪的数值,也就是“犯罪指数”也会被测量,当然犯罪者亦是如此,但既使如说没有犯罪,可是其规定值超过的人也是会被列为潜在犯,将而受到制裁。这个故事是在描写为了维持治安的工作,公安局刑事课 分队的成员活跃的表现。

由日本经典日剧《跳跃大搜查线》的导演本广克行执导,新晋鬼才编剧兼作家虚渊玄担任故事原案和编剧,碰出火花缔造后现代反乌托邦佳作!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有原罪,但人的原罪能被系统测量出来吗?任何事情皆通过「电脑」系统判断,自由还会存在吗?如果因为一点错误导致系统出错,其时又如何分辨谁是罪犯,谁是好人?乌托邦的建构完全建基于空中楼阁,色相浑浊的未来必将侵蚀全世界……本作将日本式警探故事糅杂《银翼杀手》和大量菲利普·狄克元素,使之虽然没有Cyberpunk之名,却有Cyberpunk之实。可惜整体故事起了一个漂亮的问题,却给出相对糟糕的答案……

MetalGearSolid(潜龙谍影/ 装备)系列

开创潜入式游戏体验、全3D即时演算、丰富细节高自由度的经典游戏品牌,年9月推出(应该是)系列故事最终作!虽然故事主题更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