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圣诞节的历史,你应该补一下中国传统节
2022/10/15 来源:不详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qwzj/
忙着过圣诞节,你知道它的来源及寓意吗?
圣诞老人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之一,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设立重要节日。亦称耶稣圣诞节、主降生节,天主教亦称耶稣圣诞瞻礼。耶稣诞生的日期,在《圣经》中并无记载。而是公元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有人认为选择这天庆祝圣诞,是因为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就是正义、永恒的太阳。5世纪中叶以后,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成了教会的传统,并在东西派教会中逐渐传开。因所用历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会举行庆祝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形式也有差别。圣诞节习俗传播到亚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现在西方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举行欢宴,并以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增添节日气氛,已成为普遍习俗。圣诞节也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
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你知道吗?
传统节日表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朝代更迭,古代历法变动极大,前后共出现过个历,有些“传统节日”的古今具体日期其实并不相同。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节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舞狮图月日相同(农历):春节(正月初一)、龙抬头(二月初二)、上巳节(三月初三)、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重阳节(九月初九)。
月中:元宵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
月首月尾:春节(正月初一)、送穷节(正月廿九或三十)、寒衣节(十月初一)、除夕(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古代外来节日:浴佛节(四月初八)。
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民俗节日来自于人文与自然文化,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关。每个传统节日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诸如灯会、扒龙舟、拜神祭祖等等。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南北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汉后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严肃的气氛中转为娱乐礼仪型,从此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在历史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有些节日在日期上古今不同。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元宵节,又称灯节、小正月、元夕、上元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出现在文献上将龙抬头与节俗联系在一起是在元代后。元时期把“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二月二龙抬头节日据传说是上古人物的生日,应为附会,因上古不庆生,恐遭人厌胜,真实诞日情况绝不泄露。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宋代以后,三月三上巳节在北方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虽宋朝以后“三月三”上巳节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在南方的西南部分地区依旧流传。寒食节为旧俗中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个节日,古时日期并不固定,有说在清明节前一天,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节过。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寒食节是源传于我国北方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改火,源于古人的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认为,每年不能用同一个火种,火用久了就要熄灭,需要重新取火。在换火仪式中,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要先熄灭旧火,再迎接新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国内部分地区,深入民心。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医节、天中节等,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中记载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到了唐代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北宋时期,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记载。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寒衣节,阴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头日”等。我国北方地区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节是流行于北方的节日,在南方等地鲜有人知道。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腊八节,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说,乾隆一朝,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于坤宁宫。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农历正月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正月初一,春节,古称岁首、岁始等。传说是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正月初二,犬日正月初三,猪日正月初四,羊日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正月初九,天日,九皇会,传说是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的诞辰正月十八,落灯日
农历二月
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二月初二,春龙节(头牙),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二月廿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农历三月
三月初三,上巳节,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明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冬至后或天,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清明,24节气之一,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农历四月
四月初一,祭雹神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四月初八,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四月廿八,药王(神农)诞辰
农历五月
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六月
六月初六,晒衣节,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农历七月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七月初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七月十五,是地官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七月二十,棉花生日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农历八月
八月初一,天医节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八月十二,盘古王诞[]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二十,水稻生日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重阳节,元帝得道之辰[]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十月朝,寒衣节,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祭祖节,又称鬼节之……
2.十月十五,道教下元节,水官的诞辰。
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农历十二月
1.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十六,尾牙
3.十二月廿三/廿四,祭灶节,扫尘日,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
4.十二月廿五,道都中接玉……
5.十二月廿九/三十,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