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2022/9/20 来源:不详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9月13日,星期日,农历七月二十六。北京小雨,27℃到18℃。以下是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之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特别报道,13日推出《喜德县的产业园》;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行路程达1.37亿千米。

以下是详细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重要讲话在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创新战略与决策支撑处处长陈敬全说,重要讲话对下一步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敬全:以前,我们的规划比较多的是做任务的部署,通过任务的部署来引导科技资源的配置。现在,我们要更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来凝练问题,来挖掘背后所需要解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从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国家重大需求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

今年1月,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在江西挂牌成立。研究院副院长万印华说,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稀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展工作。

万印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国家的实验室,我们要聚集全国的优势力量,使我们成为稀土领域、科技领域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同时,我们要引领我们国家,特别是南方稀土领域发展到新的水平。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生物科研领域的优势,更加努力探索创新湖泊生态修复等科技,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效率,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安全,为构建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中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工程师王光辉:作为铁路建设工程师,我深受鼓舞。在中国老挝国际铁路建设过程中,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环境前所未见,我们就要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和工法创新。在高原山区铁路隧道、桥梁建设等方面拿下更多的世界首创专利和技术,以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感攻坚克难,争取早日让中老两国人民用上这条经济发展的幸福铁路和安全铁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疆玛纳斯县第四中学科技教师党延军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倍感鼓舞。

党延军:我作为一名科技教师,有信心、有决心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认真上好科技创新这门课程,大力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爱科技、懂科技、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青少年。

我国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近日在上海下水。科考船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科考船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把海洋相关的学科和海洋学科里面不同的方向,让学科能够交叉。为国家培养了人才,让人才能够汇聚到这个地方。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自己的研究专业选择。

付巧妹:之前我也很困惑,这么冷门的专业我是不是得转一下,或者是做一点更热的东西。在听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后,我内心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努力,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做好,专注勤奋,在这个过程中不忘初心。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央视快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本台播发央视快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喜德县的产业园

央广网凉山9月13日消息(记者韩民权张明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录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见证干部群众用双手创造人类减贫奇迹的生动实践,中国之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特别报道,13日继续聚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推出《喜德县的产业园》。

青山脚下,上百个长条形的蔬菜大棚齐齐排列,紧绷的表面在烈日下发出金属的光泽。

棚内,蔬菜一片葱郁。眼前的场景,与“贫困”似乎没有太大关联。这里是邡达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最后7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喜德县。

龙天丽:我们之前哪儿有工作就去哪儿干,一年可能就赚一两万,存款也存不到,边挣就边花了……

龙天丽今年40岁。过去出门,她总说自己的家在“拉克乡源泉村”,年以后,这个定位变成了“邡达产业园”。如今,和她一样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工作的老乡已超过百人,“家门口”打工,增加的不仅是收入,更是幸福感。

龙天丽:出去打工还要出车费、生活(费),这近嘛,开支也就少了,吃饭可以在家里吃,家里也照顾得到,一天可以挣多块钱。

在发达地区,每天百余元的收入不算高,但对产业园周边4个重度贫困村的70户重点贫困户来说,这份收入是改变生活的起点和希望。“邡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邡”是“什邡”的“邡”。同属四川,什邡人不仅将这里的大棚建得有模有样,更毫无保留地分享农作物培育的技术和订单农业的经验。

除了四川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喜德县收获的帮助还来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在广东佛山对口援建的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采摘好的一批批甜菜心正存入冻库,等待发运。

扶贫干部:一车最少是22吨,基本上可以达到3天2车的情况,以后我们二期完成就可以1天1车。

“公司+生猪代养场+现代标准化蔬菜种植园+贫困户+村委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推行了半年多。鲁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翁古阿合说起“循环种养”,头头是道。

翁古阿合: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主要是以种植为主,在离我们基地5公里以外,还有一个年出栏头的生猪养殖场,我们可以通过生猪养殖厂的肥料,加工了以后用到种植的基地里面来……

“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现代农业的元素,在喜德县一一落地。以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为例,全乡户名贫困户全都抱团入股,年人均增收近千元。

翁古阿合:第一,我们土地的流转费用;第二,务工收入;第三,我们全乡的贫困建卡户,利用产业扶持金入股到园区里面来进行分红,占股是60%;第四,所有的农户贫困户可以在我们这个基地里面边打工边学习种植技术。

从“输血”到“造血”,喜德人受惠于农业产业发展,也着力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今年上半年,喜德县新建现代农业设施余亩,新建养殖圈舍余平方米,落实农业产业奖补资金余万元。据摸排预估,年喜德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在元以上。

马晋霄家的救助爱心册

央广网西宁9月13日消息(记者刘泽耕、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青海省西宁市从“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出发,将城市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对象单独纳入保障范围,为城市特殊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3日推出《马晋霄家的救助爱心册》。

53岁的马晋霄的早晨就是从放声歌唱开始的,只是4年前,他可完全没有这样的心情。

马晋霄:年女儿第一次发病,孩子的药每两天是块。我们老两口是高血压,我是脑供血不足,妻子是冠心病,经济负担特别重。

在不少朋友看来,马晋霄的日子里太多曲折。17岁那年,马晋霄在一场意外事故中受了严重的脑外伤,导致半身不遂,肢体三级残疾,可他要强,拼尽全力要过好日子。

马晋霄:一个胳膊我学会了自行车,慢慢学会了卖菜,自行车捎上20斤、50斤的样子,最重的时候驮过斤、斤。

靠着倔强,凭着乐观,马晋霄如愿成家立业,生了一双儿女,平静知足的幸福。谁能想到女儿又重病,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辗转反侧几个不眠夜后,马晋霄来到东关大街办事处寻求帮助。

马晋霄:我们在年的时候申请了低保,每个月低保我们四个人是0多。医疗补助当时发了1万块钱。还有其他的,比方说政府发的购物券等。

客厅的五斗柜上,一本“救助爱心册”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记录着: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0元、“今冬明春”临时救助.48元、1-7月临时物价补贴元……各类兜底保障政策让马晋霄的家庭生活有了基础保障,生活难、看病难等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

经过几年的精准帮扶,马晋霄女儿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年初,马晋霄申请到了公租房,按照低保家庭可以减免90%公租房的房费政策,每月只用缴纳70元左右就住进了亮堂堂的新房里。房子敞亮了,马晋霄的心里也亮堂了。对于未来的生活,他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马晋霄:我俩现在是准备开一个小吃店或者小卖店,我始终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总会有事情特别明朗的时候,阳光会洒入你的生活。

中国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践行初心使命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投身疫情防控、关爱服务青少年等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在辽宁、河北、浙江等地,各级关工委还组织“五老”志愿者结合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故事开展德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习英雄模范精神。

今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我国现有各级关工委组织万个,“五老”队伍万,他们担当起守望相助的“奉献者”、关爱青少年的“引路人”,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马喆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指南将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等重点场所人群,以及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列为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对象。

此次发布的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是中国疾控中心综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在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形成的。

新版的流感疫苗接种指南推荐医务人员、养老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所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人员,以及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作为优先接种人群。此外,接种指南中明确表示,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天津市疾控中心疫苗预防疾病监测科科长丁亚兴:首先是婴幼儿和儿童,还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推荐接种。医务工作者平常接触患者机会比较多,他们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他们自己不受流感病毒的感染,而且也减少了和患者之间传播病毒的机会。

重庆市餐饮行业多措并举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央广网重庆9月13日消息(记者赵聪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重庆市餐饮行业积极倡导“节俭点餐、节约用餐、文明用餐”,多措并举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蔚然成风。

最近,重庆市不少餐饮企业优化了菜单设置,提供“小份适价”“菜品拼盘”和小型套餐等菜品服务,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

重庆某火锅总店店长李岩:我们对原来大家都熟知的火锅大份菜进行优化,全新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以及二人套餐、四人套餐,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根据人数适量点餐,有效节约,避免浪费。

重庆各地还积极倡导文明用餐,推出“光盘”打折优惠活动,提供绿色环保“打包”服务,引导社会公众争当“光盘族”。

市民陈遥遥:现在一进门就能看到“光盘行动”标识,点菜之前服务员也会提醒。之前跟几个朋友来吃饭,点多了就剩下了,现在打包也就没那么浪费了。

此外,重庆市积极发挥协会作用,制订餐饮企业行为公约和厉行节约的规章制度,完善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引导企业自觉开展节约活动。

重庆市烹饪协会会长王顺海:我们积极发出倡议,分类制定标准,推行报餐制、分餐制等,引导餐饮企业更新传统经营理念,积极开展“餐桌文明”“光盘行动”等培训活动。

重庆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副处长郑海涛:研究出台促进全市餐饮行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引导、制度上保障,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路程达1.37亿千米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9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路程达1.37亿千米,距离地球约万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相关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从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算起,已飞行了50天左右。据估算,到达火星时,探测器距离地球约1.95亿千米,实际飞行路程约4.7亿千米,也就是说,现在飞行路程大约完成了三分之一。

在深空的整个飞行过程中,探测器将经过3-4次中途轨道修正和1次深空机动修正。相比较于轨道修正的细微调整,后续择机实施的深空机动修正,是一个控制量较大的轨控动作,因此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随着它离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它传给我们的信号也将越来越弱。就像我们在地球上放风筝,天问一号就是我们放的风筝,它离得越远,我们能够测量和控制它的能力就会越弱。这实际上是考验中国的深空测控的能力。当然这方面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相关的硬件设施也都已经完成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