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确诊自闭症后我们重新学做父母,10个
2024/9/3 来源:不详文
欣欣爸爸
“欣欣(化名)是轻度自闭症。”邹小兵教授对我和老婆说。
复诊时听到这句话,我们感慨: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欣欣眼里的光,和她未来的光,一点一点闪耀了起来。
一.用学习淹没焦虑年3月,欣欣3岁的时候,医院被诊断为自闭症,由于孩子年幼,医生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程度。
那个时候,欣欣眼神总是飘忽不定,特别爱坐电梯和来回跑,固执地重复唱儿歌和背古诗;在家也只会对爷爷奶奶提非常简单的需求,比如喝奶、喝水;对外界的回应约等于零,满嘴火星文。
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却是医生诊断书上的“自闭症儿童”,我们从此不再是平常的“爸爸妈妈”,而是“星爸星妈”了。
这种痛苦是巨大的,对欣欣未来的所有憧憬都瞬间变成了“能不能自理”、“能不能上学”的无限焦虑。
当时医生问我们:“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我们说:“抓紧上干预课。”
医生却说:“你们还是家庭干预吧!”
这句话让我们一下子就懵了,家庭干预?是什么?
于是,在对“自闭症”的焦虑之上又加了一层——我们还得学习。
回家之后,我们迅速开始了解自闭症。
没有特效药......
只能靠行为干预......
家庭干预是唯一的出路......
我和老婆明白了,自己学会如何干预才是王道。之前的种种焦虑被这种学习的决心所淹没,一边学习,一边干预,没有空闲再去焦虑——因为我们最能帮到孩子的就是做好家庭干预。
我记得很清楚,欣欣是3月底确诊的,4月份我们就找到了星儿守望者开始学习。
通过学习,医院或机构的干预时长有限,孩子在早期需要大量干预时长,因此必须在家庭中补起来。作为新手家长,对于“家庭干预”,能不能学会,能不能学好,会不会运用,心里都会打鼓,怕自己没学会、没学好,耽误孩子。
“新手训练营”对我们这种零基础的人来说就很友好,既疏通了心理,也学到了很多基础性知识和技巧。“入门”之后,我们就开始近乎疯狂饥渴的学习之路:
学习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和其他医生们的视频,继续参加认知、干预计划、游戏、情绪、语言和融合训练营。
▲学习资料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学习群里和其他家长交流,以及
大雄老师答疑解惑。得益于这些课程和家长、老师们的沟通,从陌生到熟悉,从入门到上手,我们夫妻俩的能力和底气更足了。▲我们的学习笔记
二.重做父母的5条经验
那么,家庭干预实操从哪儿开始入手呢?
1在土嗨中重建亲子关系欣欣3岁之前,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养,我们对于欣欣就像“空气”。令很多家长头疼的“分离焦虑”,说来惭愧,我们当时还并没有体验过。因此,起步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建亲子关系。
怎么重建呢?
可劲儿土嗨!
我和老婆开始放慢了工作节奏,每天坚持按时回家,回家之后就是陪着孩子玩,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陪着她玩,孩子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