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不够喜剧,不够科幻
2022/8/22 来源:不详法国敏柏宁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6406.html
“地被擦干净了,我被甩了。”
地球在你面前毁灭,你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类,但你不是《火星救援》马特达蒙,你不用想怎么种土豆,月球基地的口粮就够了让你吃一辈子,寂寞和虚无将你吞没。......
哦,不,还有一只红袋鼠陪着你,只要你抱几下,就叫它哥了。
把这个“你”换成沈腾,这是喜剧还是悲剧?
《独行月球》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的同名作品,是开心麻花首次尝试科幻喜剧的成果。《神马集团》时隔七年联合主演一部故事片。张赤羽导演之前最畅销的电影是《羞羞的铁拳》。
人气和争议一起飞,但《独行月球》的成绩还不错。票房过亿。上映首日票房破3亿,三天破10亿。
目前票房突破13亿,豆瓣评分7.3(现在跌至7.3)。6.9)。
回到电影本身,《独行月球》好吗?
(注:以下内容有剧透)
最后一个人类的乡愁#独行月球点映及预售票房破万#
故事发生在年,为了保护地球,人类在月球上部署了“月盾计划”,以月球为盾牌抵御小行星撞击。小行星π提前到达,登月团队紧急疏散。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因演习向队长马兰星(马丽饰)坦白,错过落箭通知,成为月球上唯一留下的人类,团队通讯也中断.
躲避撞击月球的陨石雨,看到小行星π撞击地球,独孤月以为地球毁灭了(重创但没有毁灭),她不仅是月球,也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类。
做一对与袋鼠“钢子”同甘共苦的“兄弟”。
在独孤月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播了他的月球生活。因为只有影像没有声音,官方用解说来树立独孤越的英雄形象,给重建家园的地球人带来希望。许多“社会死亡场景”让独孤越成为了喜剧演员。在他认清现状,努力活下去之后,他有一种豪迈的气质。
最终,在返回地球的路上,为了摧毁小行星π留下的大陨石π+,地球无法承受,独孤月推着核弹与π+一起死去,真正成为了一个英雄。
影片聚焦两个主题。一个是独孤月,一个自称“中间人”的普通人。他先被描绘成英雄,然后在镜头下回归普通人,最后成为真正的英雄,无论大小。
第二,在共同的灾难之前,在不同的情况下,孤独的个体和沮丧的集体相伴相救。
当然,这两个主题也相互呼应。
剧情方面,影片保留了原著的主线,缺少宗教、战争等元素,平行科幻和喜剧元素,并进行了一定的本土化改编,尤其是一些神话隐喻。在去长村湖基地取车的路上,为了利用太阳能驱动月球车,独孤岳根据月相对太阳的速度驾驶月球车追日,并延长变相的日子,给人一种跨服追日的既视感。
图片来自:《ET》
而当太阳下山时,月球车失去动力,袋鼠拉着雪橇带着独孤越跃过陨石坑。这一幕极其浪漫,像嫦娥飞月,像圣诞老人驾着驯鹿车穿越月球,又像《ET》里的男孩骑着小外星人骑着自行车飞到月亮前。
只是在《独行月球》中,背景换成了大地。
尽管有许多希望和绝望的时刻,独孤越最大的愿望仍然是“回家”。
“回家”的反面是“最后一个人”的孤独。不幸的是,这部分渲染得不够。可能是独孤越的漫画气质,也可能是有袋鼠陪伴的缘故,不过有几个情节比较好。
起初我以为,当地球毁灭时,独孤越在面向地球的窗户处设置了一个灵台;后来,在决定再次自杀之前,独孤月为自己建了一座纪念碑,记录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电影的后半部分重复了《CountryRoads》《回家之路》;夕阳西下,月球车失去了温度,一股巨大的荒凉感在黑暗中袭来……
在史前宇宙中,人类与地球只是沧海一粟。
独孤越自嘲“一个人不饿就可以养活整个世界”,甚至强调自己“没有亲人朋友”,但对宇宙级的留恋却放不下。回到地球的家园,依然是他的执念,甚至是他生存的动力。
很有意思的是,独孤越为了拯救地球而牺牲,袋鼠安全返回地球,但最后还是为袋鼠竖起了一座纪念碑。虽然人类纪念独孤越,加快了地月渡火箭的建造,但月球基地却满是他的。痕迹。这似乎打消了之前的英雄形象,虽然很荒谬,但我认为这还不错。
就像独孤越强调做“中间人”一样,他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普通人。从身材到表现,他处于所有指标的中间。他最终死去,变成了环绕地球的星环。
地月之间,无需多碑。
他对马兰星说的那句话,“只有这样才能救你和你”,可能是导演的一点温柔,家国情和个人感情的交织,让他成为了一个“半斤八两”的英雄。有血有肉。
一部科幻喜剧
既然是科幻喜剧,我们就应该从科幻和喜剧两个方面来谈。
《独行月球》作为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喜剧效果很多,但也不是特别浓。下半场,你几乎笑不出来。大部分的包袱都有些无聊,比如面无表情喝开水被烫到喉咙,坐轮椅不慎摔倒走下台阶,假扮女袋鼠,对刚子耍美颜。..
我参加的节目唯一搞笑的一点是,刚开始直播的时候,没有人想到镜头前是一只袋鼠而不是一个人。
语速快的主播称其为“充满活力的一天”,剩下的时间都是零星的笑声。而作为一部科幻电影,《独行月球》够吗?
视觉上,全片95%的镜头都有特效,由国内特效公司MOREVFX完成,观感不比《流浪地球》差。后者拥有多个特效镜头,其中75%为中国制造,由6家特效公司完成。主要制作团队之一是MOREVFX。
不仅是特效团队,《独行月球》还继承了《流浪地球》用来模拟月球车行驶过程中颠簸的六轴平台装置。国产科幻片在产业技术领域初步出现“推动者”。
有了科技,也有实拍的“笨拙”。剧组搭建了一个%真实的月球基地,使用了15个工作室,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
为了模拟真实的月尘,平方米的工作室里还特意铺设了吨的沙石。
此外,袋鼠岗子的“表演”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象类似于肌肉发达的澳大利亚网红罗杰·罗杰。它的外观是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动作捕捉和特殊效果来完成的。背后的男主角是幸福的郝涵。
但从设定上来看,还是有不少瑕疵的。
月盾小队紧急撤离以躲避陨石,但独孤月在陨石袭击后平安无事;独孤月被袋鼠一脚踢开,在她的肚子上留下两道光痕,但她还活着,还在踢;为了表明地球没有被毁灭,人们使用了手电筒、探照灯等。照亮天空,不仅让月球上的独孤月见光,还默契地拼出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或许这就是主角的光环,或者是剧情推进所需要的。
无论是电影的喜剧元素,还是科幻的设定,都有些“无上无下”的感觉,还没有到惊艳四人的地步,但该有的东西基本都有了,故事完整,豆瓣评分6.9。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当被问及如何把握喜剧和科幻的程度时,导演张驰宇回答:
科幻是一个外壳,里面的东西其实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例如,我们有一个碗,它可能看起来非常具有未来感,但它包含您通常可以吃的米饭。
《未来派碗里的饭》,电影中的一些场景确实给人这样的感觉。观众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但他们不必进入理性。
很难比较月球盾计划的成功率,小行星为何突然撞击,科学家为何第二次撞击时毫无预警。
当然,有时难以纠正是很无聊的。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宋明伟曾指出: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缺陷更多是一个是非问题,但它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对异托邦的建构,从逻辑和情感的结构中构建出的现实的另类镜像……比它的科学知识是否错误更重要的是它所构建的世界是否自洽。但是《独行月球》的“自洽”是在一个又一个套路中完成的。π+就在独孤越回到空间站的时候出现了。这也是独孤越最后英勇死去的原因,网友吐槽喜剧和煽情。
导演张驰宇
同时,虽然场景注重实景搭建,特效也很认真,但喜剧基因、喜剧元素和夸张的表演让《独行月球》不那么真实,这也是导演希望达到的效果.
张赤羽本人是动漫迷,被原著漫画的荒诞喜剧所吸引,决定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他一直想拍的有趣的“漫画”故事。
前人铺垫的科幻题材和市场刚需的喜剧类型,《独行月球》更像是加了科幻调味品的喜剧。末日焦虑。
在外面找国产科幻《流浪地球》《独行月球》
《独行月球》讽刺地提到了《流浪地球》,两部电影确实有微妙的共同点,尤其是最后的主角选择。
类似于《独行月球》的跨服日复一日,《流浪地球》《与地球同行》以愚公移山为核心,在末世的救赎中,指向了中国人民的祖国和祖国的情怀。
不过,在年春节的《流浪地球》之后,似乎再没有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很火,很火。
与《流浪地球》同档期的《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原著宏大的宇宙叙事与社会边缘乡村教师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但影片本身却是一部宁浩风格的黑色喜剧和大地科幻。它用原壳自编故事,讽刺阶级观念、文化差异和民族主义。性爱等,票房22亿但口碑好坏参半。
年8月上映的《《上海堡垒》》不用说,豆瓣2.9是伪科幻真言情,但科幻和爱情不同。
最近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口碑双双。
它被贴上了科幻、喜剧和家庭的标签,但它不是科幻电影。只是披着幻想的外衣讨论代际冲突,评价远不如《长江七号》。
然后是《《独行月球》》,改编自韩国漫画,收视率和票房都合格。
科幻小说讨论了未来的无数可能性,但它也与时代息息相关。其他人认为,科幻小说不是关于未来,而是关于现在。
图片来自:《黑星球》
年美国科幻电影《黑星球》的结尾,宇航员用有意识的炸弹谈论生命和存在主义,说服它打消了爆炸的念头。而浪漫地死去,或者拥抱凤凰星球,或者用宇宙飞船的残骸作为宇宙冲浪的板子,走向了完全的迷幻和荒诞,呼应了当时的嬉皮风潮。
而《独行月球》讲述了一个残酷而温柔的故事。马兰星明知道“不应该牺牲任何人”,但她还是两次放弃了独孤月;独孤月只知道她在通讯恢复后已经直播了几个月,只是默默地笑了笑,然后接受了现状,月亮版《楚门的世界》最终并没有走向黑暗。
如果要简要概括整部电影独孤月的心路历程,从破罐子摔落开始,到未解的寂寞凄凉,再到恢复交流后回归人类社会的狂喜,最后到盛大。叙事和拯救人类。
未来,国产科幻或许能够摆脱套路,拥有更多想象空间。
科幻作家韩松曾经说过: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大国,真正持续的科幻热潮相对较晚。西方科幻小说的启示是:创作类型更包容,想象力更解放,紧跟科技前沿发展,直面人类最困难的问题,应该用无畏的精神去挑战前人制定的规则,它们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图片来自:《1太空漫游》
《1太空漫游》沉浸在“无限空间的永恒寂静”中,《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瑞克就像陷入生命意义问题的西西弗斯,《火星救援》展示了宇航员如何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回家如果你希望。
科幻小说包罗万象。它不仅可以讨论宇宙文明和人类命运的宏伟,还可以向内探索自己,在硬核外壳下充满情感,甚至只是毫无意义和荒谬。期待在银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精彩的不同类型和《独行月球》的国产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