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56单元检测卷

2023/4/22 来源:不详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5小题,共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8分)

(1)suàn瓣(2)jiǎo和(3)倒méi(4)pái徊

(5)惊huánɡ(6)pì静(7)牺shēnɡ(8)蟋shuài

2.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分)

万()更新()知非福不可思()见微知()

3.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3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词句段运用。(8分)

(1)借助文言文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加点字的意思。(3分)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

(2)读句子,体会。(2分)

例句: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引用名言的好外是:

尝试运用:妈妈对我说:“只要你坚持读书,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3)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依据“放学铃声响了”这个情境,选择心情“好”或“不好”任一种状态,写几句话,不少于30字。(3分)

5.快乐读书吧(2+3=5分)

(1)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卢梭()

这部童话虽充满了荒诞不经的奇异幻想,但背后却隐藏着严密的逻辑,同时又能从幽默的语言中,看到作者对现实的些许嘲弄。()

(2)《鲁滨逊漂流记》背后的,《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对,了解名著的背景和意义,能帮助我们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二、古诗词积累(本大题2小题,共8分)

6.古诗词默写。(6分)

(1)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

(2)纤纤擢素手,。(《古诗十九首》)

(3),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4)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5),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忠言逆耳利于行。

7.古诗词运用。(2分)

遇到艰难坎坷,我们可以用《竹石》中的“,”来自勉,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来劝慰他。

三、阅读与理解(本大题10小题,共29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小题。(5分)

[材料一]

萤火一号,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从年10月开始预研,年6年正式研制。萤火一号,是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开展火星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俄两国协议,双方于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中方卫星将由中国设计、生产“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该星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首次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可惜”萤火一号“在第二次变轨时,失败且焚毁在大气中。

[材料二]天问一号的名称

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材料三]天问一号的发展

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5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不同,我国计划通过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它由一架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按照计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

年7月22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对外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截至8月19日23时20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距离地球约万公里,状态一切正常。

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

8.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分)

(1)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称号,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开始。()

(2)中国行星探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9.结合以上材料,梳理中国行星探测的发展历程,并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10—13小题。(13分)

把你自己寄回家

曹春雷

①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跑一趟邮局,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寄一些东西。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②其实,父母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他还是喜欢买东西,仔细包裹好,亲自到邮局寄出去。然后想象着父母收到包裹后的欣喜,自己的一颗心仿佛也被包裹好,送到了父母的跟前。

③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自己独身一人,在这个大城市辛苦打拼,从在一家家政公司打工开始,到后来自己开办一家家政公司,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能有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

④做家政这一行,越是节假日客户量越大,他就越忙。去年春节前,母亲来“回家不?”他说:“不回去了,这里的工作离不开。”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后,母亲安慰他,说:“好好在公司忙吧,自己照顾好自己,别累坏了身子。”他听得出,母亲在极力掩盖自己失望的情绪。

⑤那一刻,他心里很是愧疚。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两年多不曾见面,年迈的父母会是怎样的挂念,内心会是怎样的煎熬——自己欠父母太多太多了。但身不由己,自己的家政公司底子薄,实力也不雄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比别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因此,他只能愧对父母。

⑥他每隔一段时间给家里寄钱寄物,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他知道,父母退休后,一直很孤独,自己不在跟前,内心更是空荡荡的。父亲曾在一次通话中说:“你母亲明显老了,爱唠叨你小时候的事,有事没事抱着你的相册看。”听到这里时,他仿佛看见灯光下,。

⑦他曾经想抽出时间回家一趟,但工作又放心不下,公司人手少,千头万绪的事都需要他亲自处理。因此,一次次回家计划最终都泡汤了。他只能把思念父母的那一颗心,一同包裹在邮件里,寄给父母。

⑧这一次,他又去了邮局,把一些保健药品寄回家,因为知道母亲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办完邮寄手续后,他走出邮局,掏出手机给母亲打“妈,我给您寄一些保健品回去了。您和爸还需要什么东西吗?我在这里买了给您寄回去。”

⑨电话那头的母亲一开始埋怨他又花钱,停顿了片刻后,低低地说:“儿子,哪一天,你把你自己寄回来吧。知道吗?妈想面对面和你说说话……”

⑩那一刻,走在人群里的他,握着手机站住了,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对面走来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看见了他的泪,就问:“叔叔,叔叔,你怎么哭了?”他拍拍她的头,笑着说:“没事,叔叔是想家了。”

他决定了,无论多忙,过几天,他都要把自己邮寄回家。

10.结合选文说说第⑩自然段中“他”“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的原因。(4分)

11.下面的语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12.结合上下文,请在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2分)

13.请结合选文,理解文章主旨,谈感悟。(3+2=5分)

(1)说说题目“把你自己寄回家”用得好在哪里。(3分)

(2)“儿子,哪一天,你把你自己寄回来吧。知道吗?妈妈想面对面和你说说话......”道出了众多留守老人的心声。请你以远行的孩子的口吻为在家的父母写一段话。(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14—17小题。(11分)

琉璃劫

琉璃,自西周便已存在。它与当今的玻璃不同,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古人发现,每当青铜器铸造完毕后的容器内壁会产生许多亮晶晶的东西,散发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泽,很是好看。于是,古人将其收集起来,辅以草木灰提炼加工,最后得到琉璃。

关于琉璃的名称,流传着一个美好的故事。相传在公元前年,越国的范蠡铸剑时发现了琉璃。范蠡将其收集起来,随剑一并献给越王。越王不甚欢喜,将其命名为“蠡”。其后,范蠡访遍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精美的首饰,并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

同年,因为战事议和,西施前往吴国和亲,不得不舍情取义,临别时将“蠡”送还范蠡。西施的眼泪滴在“蠡”上,天地日月都为之所动。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泪水在其中流动,所以“蠡”又被后人称之为“流蠡”(琉璃)。

故事感人至深,却也显示出琉璃的珍贵。在古时,琉璃乃是贵族用器,生产都需上层阶级严格把关,普通百姓是很难得到琉璃的。因琉璃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人们甚至把琉璃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琉璃是在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还要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在高温的火炉上熔化母石后而自然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光彩夺目。

如此雍容华贵的东西自然深度贵族们的喜爱,甚至为它饰以传说,以此来显示自己崇高的地位。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关于“随侯珠”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说,某日,随县的曾侯行至溠水河边的一个土丘,看到一条灵蛇受伤,觉得它很可怜,就命人用草药封住其伤口,医治它的伤。随后,在一个月圆之夜,这条灵蛇口衔明珠献予曾侯,人们就把这些珠饰称为“随侯珠”。

这位随候的墓葬于20世纪70年代在湖北随州被发掘出来,它就是在我国考古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曾侯乙墓。随侯墓的发现,证实了“随侯珠”的确存在。在其墓葬中,一共出土了颗带有蜻蜓眼纹路的古琉璃珠,做工精美绝伦。在战国还有“随珠和璧”的说法,将“随侯珠”与和氏璧摆在并驾齐驱的位置上,其价值可想而知。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战汉之后,由于造价昂贵、工艺难度高,且瓷器、玉器工艺兴盛,统治者逐渐淡忘了古琉璃工艺,致使古琉璃工艺失传。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古法琉璃已经彻底消失了。在这之后,西方的玻璃乘虚而入,又因为历朝历代把控琉璃,致使民间对其知之甚少,于是玻璃与琉璃便不分彼此了。

琉璃工艺的失传,使得西方玻璃假借琉璃的称谓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其价格贵到什么程度呢?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一面舶来的玻璃镜要价竟高达百万贯,甚至超出了当时国库的现金储备。

后來,大月氏人来京师开办玻璃厂,玻璃的价格才开始回落。然而自此,百姓们依旧没有发现玻璃与琉璃的区别,一些书籍中甚至这样记载:“中国琉璃遂贱,不复珍之。”这样的说法对后世认知琉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人将这段历史当作琉璃是舶来的依据,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大月氏人开办的玻璃厂使得百姓开始学习到了相关技术,至此,玻璃业在中国传播开来。

如今的国人,已是识玻璃而不识琉璃,致使明珠蒙尘。但是,陆续出土的古代琉璃饰品依旧用自己亮丽的身躯,向世人述说着中国古代工匠技艺的辉煌成就。

1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6段分别介绍了有关琉璃的哪四个方面的内容。(4分)

(1);(2);(3);(4)。

(2)

15.文中“琉璃劫”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16.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效果。(3分)

(1)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一面舶来的玻璃镜要价竟高达百万贯,甚至超出了当时国库的现金储备。

17.除琉璃外,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打造成首饰?请简要介绍。(2分)

四、习作(本大题1小题,共35分)

18.六年的小学生活匆匆而过,你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长成一个翩翩少年。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经历了许多事,或高兴,或得意,或伤心,或遗憾;也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或亲切,或严厉,或熟悉,或陌生……正是这些人,这些事构成你多彩的生活,让你渐渐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了哪些进步?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我变了”为题,通过成长中的一件事,突出我的变化,我的成长。

要求:(1)内容真实、具体,紧扣文章题目,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2)字数不少于字。写的时候注意,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感变化写清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